第287章 找投行?我自己不就是 (第1/2页)
三菱、三井、住友、富士。
四大财团中,基本都是以银行业为核心,向外部产业扩张。
但是霓虹的银行业跟其余地区都有相当的差别。
首先的地域分别。
霓虹的银行数量极多,主要以当地银行资本为主。
城市本地银行在当地控制力极强。
这就导致统筹全霓虹的银行数量极少。
新世纪之前,做城市业务的银行不超过十家。
八十年代广场协议之后。
本币暴涨,房地产股市泡沫双双破灭。
利率政策上的极端导致银行业生存进入极限苦难时期。
对银行来说,利润最终是看贷款的。
但是长期的名义负利率情况下,贷款利润就非常的难看。
贷款利率如此低。
银行怎么生存?
手里大量的资产又全部因为泡沫亏损严重。
银行业在无力支撑之下,走入一条自我兼并的养蛊之路。
小城市银行活不下去就只有两条路。
被吞并。
或者合并。
走到最后。
大银行也要面临一样的问题。
三井住友银行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
到目前定名为止。
中间几十年起码换了十几次名字。
错综复杂的银行间关系,理都理不出来,看的人脑壳痛。
整个霓虹银行也经过十年疯狂合并之后。
最终形成目前的局面。
三大全霓虹银行成功突围。
三菱银行,瑞惠银行,三井住友银行。
作为超级财团。
不仅是三菱手下拥有医药化学企业,其余财团也是一样。
只是目标市场和研发方向的区别。
“不管选哪一个,基本都要装上本地财团的医药体系。”
秦风翻着电脑上的资源。
脑子里已经要被各种合并关系搞的头昏脑胀。
这玩意他们自己人估计都搞不懂。
唔。
不对。
这群人喜欢拉帮结派,如果他们自己搞不懂的话,估计没资格活下来。
反向筛选。
搞不懂敌人和朋友关系的人应该已经被剔除出银行业了。
太复杂。
秦风如果要从这里面入手,光是陪那群人理关系,就不是一两月的事情。
但是不从财团入手的话。
还有谁能在霓虹形成一定的收购能力?
“嗯?”
“高盛?”
秦风的眼角中突然晃过一道熟悉的字眼。
“三井住友银行。”
“十大股东之一,高盛集团?”
“哈!”
秦风轻笑出声,揉了揉脑门道:
“搞不定霓虹,让他爸过来不就搞定了吗?”
高盛这家伙的手不是一般的长。
蓝星上但凡有高额利润的地方,都能看到这家伙的身影。
尤其是这家伙擅长股权投资。
经常性的打着投资的名义,玩着玩着就成了公司大股东。
霓虹银行业生存困难。
利润不高。
但这不代表他们没有价值。
如果没有价值。
几大财团何必要把银行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而高盛竟然就能在这种情况下,直愣愣的插了一手进来,手腕果然够狠。
“收购安泰斯药业再找高盛?”
秦风托着下巴,正在考虑事情的可能性,手边的电话突然响起。
颜冰的。
“老师,给天空基金的授权我已经安排好了,华府那边的监控确实不干预本国境内的资金正常流动。”
贝尔现在确实是被秦风握在手里。
资金量上面,也确实不少。
但是这些资金都是受华府监控的。
当初在协议上已经写的很清楚,这些钱不能用于米国外的业务。
说白了。
华府就是要锁死贝尔的资金,不能被秦风套走。
但是金融上套现的方法那么多。
合理合规的套现挪用的手段数不胜数。
老柳那家伙吞下连想股份也不过是同样的手段,找个外部公司过来收购投资,然后再想办法倒手给自己。
你说不合规?
这百分百都是合规的。
但是事实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