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俩傻 (第2/2页)
这“斩喉”可比“剑南烧春”烈,莫说普通百姓,便是很多高品朝官都未见得有几瓶。
“太子伯伯的云来楼真是好生意,侄儿多日不来便馋得紧,今日也是侄儿有口福,竟碰到太子伯伯在,还蹭了这么多好吃食。”尉迟鸿雁摊手抹了一把嘴,“今儿可实实在在解馋了!”
尉迟骞一杯酒下肚,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尉迟鸿雁,听见他叨叨几句,竟也觉得亲切。
“你父王还在记恨孤?”他兴至,便脱口而出问道。
尉迟鸿雁猛不防听到太子如此直白的问话,一愣,没想到这兄弟二人嫌隙几年,太子殿下竟丝毫没有避讳他。
不由提了几分小心。
“太子伯伯哪里的话?小侄自从回京后,还没见过父王!听说他为了一幅《牧马图》追去山南西道,数日未归。”
太子尉迟骞面上仍带着笑,心里却想,这倒是符合这几年恭王的风格。
听说他成日里为了字画去求藏家,有一次甚至求到了西市胡商名下。
颇有些不耻下求的意思,仿佛他还乐此不疲。
可是这次的宝坻盐仓贪墨案,着实让他火大,平白受了父皇斥责,还折了一个亲信。
因此,看向尉迟鸿雁的目光就多了几分不明的意味。
尉迟鸿雁踏进云来楼的时候,便想到这一层关系。
不过他办事向来是行得正走得端,和太子殿下的关
系倒也还可以。
虽然隔了他父王这一层,总防着些彼此,不过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他和恭王的关系实在有些不和。
甚至有点反目。
因此当太子再次看过来的时候,他反倒很是坦然。
道:“皇祖父没有为难太子伯伯吧?”
尉迟骞没想到尉迟鸿雁就这么大。大咧咧地说了出来,竟不知道该说是还是不是。
尉迟鸿雁继续道:“太子伯伯不用太忧心,宝坻那边的案子侄儿查得清清楚楚,虽说您领了那边的监督之事,但毕竟鞭长莫及,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下边的人欺上瞒下也是常有的事,陛下在侄儿面前还骂了几句:竖子败类!”
尉迟骞着实有些讶异,恭王是继后之子,尉迟鸿雁是继后之孙,可如今,他这个元后之子,大通太子,居然得了他的小辈尉迟鸿雁的几句安慰。
这感觉,实在有些奇怪。
是他太傻,还是他这侄儿太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