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传闻满京城 (第2/2页)
“你们道这海母娘子打哪儿来?”说书人响木一拍,环顾楼内诸宾。
“海母娘子自然是从海上仙山而来,师从海母娘娘,因抱着救世济人之念方来到我大通之地。诸位又要问了,海母娘娘又是谁?”说书人的响木并没有拿起,而是语音一顿。
接着又道:“海母娘娘是蚌珠投生在凡人肚里的海姑,三天会翻身,三月会说话,三岁便出落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过了几年,海姑突然便从人间消失,传说是回到她来时的地界了。从此,出海的渔民便常看到海姑给迷航的人导航,给遭难的船挂灯,久而久之,便被在海上讨生的人尊为海母娘娘。”
酒楼迎来送往的人很多,熙熙攘攘中几乎每个人都被说书人的话本子吸引驻步。
大通京城在北方内陆,因此并不了解沿海百姓拜的是哪一路神仙
。可不管南方北方,几乎全大通的人都信奉佛道,不分彼此。
因此,大通子民普遍都晓得道家丹士常去外海神山求取仙丹的故事,但除了海市蜃楼仙来仙去,根本没有人见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更别说海母娘娘。
“这海母娘子便是海母娘娘唯一的关门弟子。有客官要说了,你如何晓得?那自然是有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海母娘子现世了!这里咱们隐去人家家世姓名,只说这海母娘子不知怎地就出现在这家人的家宴上,告之其家小辈有一难……”
说书人抑扬顿挫的声音响彻在大堂,说到兴起处,连自己都要打个手板叹一声奇哉妙哉真神人也。
二楼角落包房里,坐着的贵人一身华袍,轻瞥面前跪着的人。
“你是说这是真事?”他将漱口水吐于身边美人捧着的唾盂里,视线又投过来。
跪着的人禀道:“回太子殿下,确有其事。”
这
人将承恩伯府发生的事仔细都讲于太子听,太子殿下听得也仔细,时不时地还问一些问题。
待听到梁国公府也有幸请了海母娘子时,太子面露讶色。
太子尉迟骞可是梁国公的亲外甥,自然对梁国公府多有亲切。
想到自己已经许久没有到梁国公府上看望,便生了些许歉意,又叫来掌柜的。
掌柜秒至,战战兢兢站在门口,不知太子殿下怎么有空来这云来楼了。
云来楼虽然是太子殿下名下的产业,但殿下作为国之储贰,平日里忙政事哪顾得上来这闲逛?
大概也就是举子们进京赶考的时节,太子殿下才来得勤些,平日里便是想吃些什么,也只有请厨子上门做,或者做好了再送过去。
没想到太子殿下如今在这云来楼一坐便是一下午。
尉迟骞见云来楼的掌柜过来得很快,便点点头,道:“一会儿叫说书的上来一下,我有几个事儿要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