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平凡的世界 (第2/2页)
“文是不错,但是我不喜欢!”
“我从来就不喜欢这样的沽名钓誉之辈!”
“也就只会是写短篇小说了,呵呵,要是让他写个长篇小说,说不准会让人笑掉大牙!”
“对!这家伙只会写短篇小说,啧啧!”
也是很奇怪,本来这群人先是都集体表达对刘斌的厌恶,但是到了后来竟然演变为刘斌只会写短篇小说,写其他的铁定会崩。
刘斌看着越来越离谱的帖子也是有些想笑。
“你们怎么知道简行这个作家一定写不出来长篇?”刘斌在帖子下面评论道。
“呵呵,楼上的一看就不懂了吧!我跟你说,别看短篇长篇都是小说,但是这两个类型都能写好的人简直是寥寥无几,一个手都能数过来的那种。”
“对!短篇和长篇就像是隔了一座山,一般人能写好一种类型就很不容易了。”
“呵呵,且不论短篇和长篇的差异,就简行那个新人作家,呵呵,给他十年都不一定写得出来一本好的长篇!”
“那万一写出来了呢?”刘斌又在下面发道。
“没有万一!”
“楼上太异想天开了!回去洗洗睡吧!”
刘斌看着这些评论暗暗咬牙道:“呵呵,就你们挺能的?那行啊……别后悔!”
谁都是有脾气的,这些人显然就是抓着刘斌往死里黑了,这些无脑黑让刘斌很气闷,他终究还是要走上着条大败黑子的路了。
刘斌很快就决定了自己要将哪篇长篇小说拿出来了。
一经决定,刘斌就开始了疯狂的码字状态。
刘斌将上辈子最喜欢的一本书码了出来,这本书便是《平凡的世界》。
说到这本书,便绕不开路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很多人并不知道路遥,但是刘斌却对他印象深刻。路遥在写作时,他翻阅了无数的报纸与资料,将自己的手指指尖都磨平了,到最后,路遥的手指已经将指纹莫得看不见了。就是他写书的这种精神,让刘斌永生难忘。
当然,这本书很长,原著中许多东西都涉及当时的历史背景。
刘斌想了片刻,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也为了这本书的可读性,决定将这本书删减一些,在不影响读者体验的同时,也将作者的写作风格体现出来。
刘斌记得自己好像曾经读过这么一本删减书籍,不过刘斌忘记那本书有多少字了。
这本书的可读性是很强的,这本书出来之后,当时那个还是听广播的时代,人们蹲着收音机就在听这篇小说。
不仅如此,在作者诞生七十周年时,某出版社宣布该书累计销量已达到一千八百万册,如此成绩在历史上不可谓是一座里程碑。
刘斌将自己的记忆中的故事缓缓显现在眼前: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一副画卷缓缓展现在人们眼前,其中带着这些人的在命运中挣扎的辛酸与苦楚,刘斌顺着记忆缓缓继续写了下去。
这些帖子把刘斌着实气得不轻,他从一开始码字就没停过,他倒是要看看这些人看到这篇小说后的嘴脸。
夜已经深了,此时的刘斌已经写到了田晓霞死去的那一段,他犹豫了许久没有继续写下去,因为当刘斌读到这一段时其实是很遗憾的,他在想要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心将这个人物保留下来呢?
刘斌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不改这一段了,听说当时路遥写完这一段时也是大哭一场,他对这个角色也是甚是喜爱,但是有些角色只适合活在人们心中。
念及此,刘斌缓缓写道:
“晓霞在学校时游泳不错,但那是在游泳池里。她在洪水中很快觉得她失去控制自己的力量。不过,她在漂浮物中抓住一块木板,勉强推到那个小女孩手边。当她看见那个女孩抓住木板的时候,一个浪峰便向她头上盖下来。”
刘斌的手缓缓停下,他看着屏幕发着呆,他觉得心里有些遗憾,也有些不舍,但他明白这些故事还得继续。
或许在另外一个世界他们都在平凡的世界里里熠熠闪光,在那个世界书中的田晓霞依旧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在最后一瞬间,她眼前只闪过孙少平的面影,并伸出一只手,似乎抓住她亲爱人的手,接着就在洪水中消失了......”
刘斌打完这一行手颤了颤,因为打得太久,也因为情绪有些激动。
本来刘斌写这本书的起因很简单,只是为了出口气,但是当他写到后来,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沉浸在其中,他边写边在回忆书中的人物。
田晓霞这样一个人物的死亡对于读者都是无法接受的,还别说刘斌还要硬着头皮去细细回忆那些细节。
刘斌揉了揉眼睛,捂着脸,等着夜慢慢散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