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改革的春风,吹遍大地 (第1/2页)
“这可是个天大的阴谋啊!”
朝天宫棂星门下,杨丰嚎啕大哭,抡起了手里厚厚的帐簿。
这是他所要求的田产在万亩以上的顺天士绅清单,但这个清单绝对不全。
凡孙暹所赐。
孙督公不能不瞒。
他家是涿州人,跟在他后面混日子的当地士绅一定有几千亩以上,岂不是蠢得要在上面写自己的党羽吗?
不过没关系,杨大帅原本并不指望自己能够把它交给齐整,只需要一个环节,而且这个环节还会为自己解决其余环节的问题,应该说没有悬念,比如冯盛明几人已经为自己走完第二步。。。。
“冯盛明、贾维钥、马思恭三人都已招供,就是知道皇上已下诏书,本主帅负责再清丈顺天各处田产、登记各口,再实行太祖旧制。后来士绅们一体纳粮,舍不得日后还要纳税,又不愿像百姓那样纳税,就串通一气诱使赶兔入寇。不仅赶兔子,还要去寻找长昂。只是长昂才被蓟镇的尤总兵打退遵化。
不仅是她们三人,这一份清单也有涉及。
弟兄们!
你说它们该不该纳税?”
杨丰怒吼道。
“应该!”
眼前一片齐声轰鸣。
此时此刻,眼前还是红扑扑的,只是这一切并不在士兵身上,而在城里的坊民们,做什么都可以,店铺里的伙计们、工部里的工匠们、衙门里的胥吏们、就连种地的农民挑担的挑夫们,反正彻头彻尾都是一群底层老百姓。
她们以坊为主,由各坊成员率领,一个个颈系红巾、身穿刚装备好的制服...
实际上,它是仓库里取出的胖袄
““是啊,有什么理由我们老百姓交了税,而他们那些大地主都没有交呢,太祖时他们也同样需要交,以后的皇帝都是他们哄着才会交,不愿意他们交,那就大错特错了,违反了我们大明祖制,我们只是拨乱反正恢复太祖制度而已。
他们竟然还不乐意,又要引寇阻拦,那么我们就得告诉他们何为百姓铁拳了。
一坊领一郡,率队成员来抓阄!
捉完阄后就往城外走,分别跟往各郡京营,到达后京营就负责捉拿这几个逆党,再抄录其家属,你负责清丈其田产并将这几个田产直接分发给本来耕作的佃户。
又不断地清丈本县田产。
不论民田、官田、皇庄、即卫所亦是如此,都要清丈,再注册人口编鱼鳞册。”(《明史·食货志》).这种做法是明朝后期土地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杨丰表示。
顺天府所属5州22郡,但是通州与大兴、宛平不需要这一切,这三个地方都是通州与张家湾这两个城市掌管的,这也就是说还有24个,而且京城一共36个坊,但是外城的5个坊人口少,内城的少数坊面积小,可合并成立工作队。
最后,它们成立了二十四支工作队。
各工作队300多人。。。。
别小看大明京城里的方方正正,这几座方方正正的方方正正与唐朝长安里那种小方方正正不同,全部方方正正可谓庞大无比,随便一座方方正正就是县城级的方方方正正,大至可与府城媲美,而最大的外城正东方方方正正也有将近7平方公里。
只是人烟稀少,多为半个坊为天坛所占据。
三百余人组成工作队,足以对付一州一县,到任后首先逮捕了榜上有名的士绅,接着又是清丈。
至于别的士绅。。。。
敢于抵抗让这些被捕的士绅咬一口,给予一定的宽大为怀,则非清丈,直是抄家分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