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7章 三户联保 (第2/2页)
“到时我负责准备菜,让他们负责供酒。”
说笑了一会,韩新华又问牧乔:“你上次来说是要做煤炭生意,这事到底有多少把握?”
“百分百!”牧乔给他吃了一粒定心丸,“昨天我已经和电厂那边谈好了,最多三天就可以签采购合同。”
“现在差的就是启动资金。”
韩新华看着牧乔:“做生意的事我不懂,不过,现在这社会乱得很,坑蒙拐骗的不少,你也要多长几个心眼……”
“谢谢韩主任提醒,我一定会多加小心的。”
敲定了贷款的事,牧乔便提出告辞,韩新华点了点头,“尽管放心,你这个合乎规定,没人敢卡你。”
“不过走程序也要点时间,你两天后再来,应该就能拿到钱了。”
牧乔连忙道:“还要韩主任多费心。”
韩新华摆了摆手:“现在国家要搞活经济,扶持个体工商户,信用社也有放
。款任务,真说起来,你还算是帮了我的忙了。”
牧乔也有点庆幸,现在贷款还比较宽松,要是到了93年银根紧缩,以他一个平头老百姓的身份,想要从银行贷款出来根本就不可能。
从信用社出来,又去街上逛了一圈,买了些糕点水果,下午六点,牧乔才回到离县城三十公里的南溪镇。
他家就在镇粮站,牧父牧广明是粮站的检察员。
在八十年代,粮站检察员是一份光鲜无比的职业,不仅“收入”高,一个人就能养活一家人,而且还是农民们争相讨好的对象。
牧乔的记忆中,他们家从来就不缺少送礼的人,但他也知道,今年就是粮站最后的风光。
今年年底,粮食市场就会全面开放,“统购统销”政策也正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统购统销”的结束,意味着牧广明这种粮站检察员的好日子也到了尽头。
不过,牧乔一点也不在乎,哪怕老头子现在就下岗,他也能让他后半辈子过得舒舒服服。
就是这么有底气。
七十年代建的家属房有点儿老旧,但看在眼里就觉得亲切,牧乔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提着大包小包迈步走进了院子。
“妈,我回来了!”
双手都提着东西,腾不出手来敲门,牧乔只能站在门外扯着嗓子喊。
牧母陈慧英打开门,见儿子回来,脸上便显出一丝欣喜,随即又嫌弃地念叨起来。
“家里现在啥都不缺,你又买这么多东西干啥?有钱了拿给老娘存着,以后给你娶媳妇用。”
“你都22岁了,这事情可得抓点紧,早栽秧,早割谷,早生儿子早享福……”
陈慧英就是这么一个人,话多,好奇心强,什么事都要了解得明明白白,否则心里就不舒服。
出门碰到个认识的人,她能拉着人家站在马路边一聊就是半个小时,也不管人家爱不爱听。
牧乔被他老妈念叨了几十年,早就习惯了这种场面,进门来也不答话,直接就从袋子里往外掏东西。
两瓶酒,两件羊毛衫,两双皮鞋,五斤苹果……
ωωw.casco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