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6章 细节决定成败 (第1/2页)
北风呼啸,寒风凛冽。
赵家屯接连下了好几场雪,日子眨眼间到了初七。
赵大伯突然来了二弟赵铁柱家,跟他在正屋里嘀咕商量了一些事。
说完话没多久又走了。
赵铁柱跟媳妇王彩红把事情仔细想了一遍觉得是个好主意,心里有些意动。
但还是要跟儿子商量着来。
不过事情不等人,王彩红当即把隔壁屋里的小儿子叫到正屋谈话。
“聪聪,如今你也大了,再过两天就满19岁了,我跟你爹没什么本事。
也没什么能耐给你找个好出路,一切都得靠你自己。”
赵聪安静没说话,下意识地眨了几下眼睛,若有所思。
“再过几天就是报名入伍的时候,我跟你爹的意思希望你去当兵,去外面闯一闯。
留在村里只能干农活混日子图个温饱。”
“你爹跟我的意思和你大伯一样,希望你去当兵,但拿主意的是你,两条路你选哪一条?”
赵父抽了口土烟,和老伴相视一眼,等着听儿子的答案。
之前听老二透的风声说会帮着弟弟在城里找工作。
可花钱花时间,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能等到。
在家空等着只能混大了年纪,白耽误功夫,当兵每月有补贴,回来还能安排工作,怎么盘算都是个好去处。
更何况现在不是以前,当兵也不是马上就要上战场打仗。
赵聪想了一会,没多做犹豫心里很快就有了答案。
他对当兵这事谈不上多大触动,但他清楚在家务农的确没有未来。
“我去当兵,不过大伯是怎么突然想着提这事?”
见他同意,赵父赵母松了口气。
赵铁柱笑道:“你们这一辈,各个都有了出路,留你一个,家里人自然会为你考虑打算。”
赵聪不是很信这套说法,他大伯虽说是村长但绝对不是多管闲事的人。
年年都有当兵入伍,他去年夏天毕业,要真为他考虑,去年秋天怎么不提?
明显就是有小人背后支招。
至于什么原因,他跟小人心里都清楚。
赵盛比他大七岁,和他相处的时间不多,但对他多少还是了解。
他二哥做事绝对没有不抱目的的时候。
没用的人和事,他理都不会理,他前妻不就是被他无视到底。
人车祸没了,他除了打电话给大伯提了一句碑文刻字的事,面都没露。
有的人的离开对他来说不过是季节变换一般。
毫不在意。
赵聪同意去当兵之后,事情很快就提上了进程,等初九过完生日,紧接着就是报名,填档案,体检政审。
报名入伍的人很多,但有赵大伯帮忙,赵聪自然榜上有名。
过完年,老赵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
赵兴一家回了省城上班,赵盛和赵丽人回了泽县钢铁厂。
赵力是走的最晚的,到了工农兵大学开学的时候也是赵聪体检政审的时候。
所有人一离开。
家里就空了大半,只剩下老弱妇女儿童,林亦依跟妯娌还有两个侄儿以及公婆。
林亦依因为月份大了,身子笨拙,每日活动范围基本就是在屋里。
外面都是积雪冰面,去院子溜达都是不可能的事。
日子过的简直无聊透顶。
除了翻来覆去看几本闲书就无事可做。
泽县。
赵盛回城上班第一天就是跑原料矿厂,找老猎头定了几只活野鸡,不过是在三四月份要。
忙碌一天晚上回到泽县,交接完手里的工作,赵盛趁夜色去了徐厂长家里。
留下一株早就准备好的十来年年份的人参,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就回了家属院。
到了第二天。
厂里出了一场小风波,不过因为大人物去世的消息八卦气氛明显压抑许多。
没像以往一样流言四起,翻腾上天。
去年运输队空出来的小两居早就被很多人盯上,不过因为不是自己部门的家属楼,大多数只能眼馋。
但没少有打听的人。
赵盛去年十二月底就抄底拿了房子,到了一月份别人都在忙年前的事,他把屋子也差不多收拾出来。
大物件都配套好了,只要带上行李就可以直接入住。
不过这一切都是悄悄进行。
等到年后放完假,惦记房子的人再来问,已经是别人的囊中物。
于是就小闹了一场。
赵盛的三年工龄还有四级职工级别都不够申请小两居的条件。
但他偏偏就是运气好。
运输队刚好空了这一套小两居,比他在运输队呆得久的老职工又早就分了大房子。
所以这事刚好就落他头上。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就是这个理。
其实跟他一样可以申请这套房子的人还有一个人选。
就是张言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