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弊病的根源 (第2/2页)
在这样洗牌的前提之下,每一个人都会极力的阻止东正集团进入。
哪怕李冬把这份合同签了,但是他们绝对不能让李牧之真的搭上这列班车。
到时候药业两个字去掉,集团股份重组,所有的人都会迎接他们的晴天霹雳。
即便李牧之和李楚源私下里找每一个大股东都谈过,只要他们在同意书上签字,就绝对没有问题。
可他们仍旧不相信。
说实话,李冬的出现也绝对是机缘巧合。
这也是为什么李楚源现在坐在这里,非常有耐心的跟对方谈。
而且几乎是想让对方把一切都掰开揉碎了跟自己讲,这样才能获取他的完全信任。
毕竟眼下是转型的最重要阶段,如果这一步走好了,那么之后所有的一切也就迎刃而解。
如果说之前在董事桌上还有人藏着掖着的话,那么在这两个人的谈判桌上一切就已经都浮出水面了。
归根结底终究是那样一个态度。
这件事情从头到尾的本身就是李牧之一开始,或许是抱着利用李冬的心态。
但紧接着一步一步走过来,他们都明白了,对于方根自己是投脾气的人。
所以才能让今天变成开门见山。
东正药业想借助白云山药业在制药产业本身上的影响力,从而完成自己稳固市场的目的。
而白云山药业想借助东正集团这庞大的体量和综合能力让自己完成转型,这就是这一切博弈的最终答案。
而且为了这个答案很多人可以不惜付出自己的全部。
李楚源沉默了,在听到李冬这些话的时候,一时间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好了。
其实所有的一切看似都没有说到点儿上,但是却给出了大部分问题的答案。
关键在于他们这样的人不能把一切真的说的特别明显,特别明确。
就算不担心隔墙有耳,可那样也会显得太过低端,有些事情只能点到为止。
即便是合作伙伴也是如此。
在这种点到为止的基础之上,他们才能更好的合作下去。
毕竟李冬和李牧之还有朋友这一层关系,在朋友,兄弟这层关系的加持之下,很多微妙的事情到后面不是不可以谈。
并不是说两人只抱着合作态度,现在必须把逐条逐款任何的东西都在合同上严明,并且在谈判桌上说好。
但如果在那个前提之下,李牧之也不会相信李冬了。
不会将白云山药业集团的股份白白送给他,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任,所以白云山药业集团才会将自己的命运与东正集团捆绑在一起。
而且这种捆绑还是不公平的,如果白云山药业集团这次没有挺过来。
李冬最多搭上一个东正药业,其他产业依旧能运转下去,再不济的损失十几亿的资金。
这些东西李冬完全可以承受,但是对于他们来讲不用说撤掉药业两个字。
而是白云山三个字都彻底没有了,那就什么都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