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第1/2页)
他在十八岁之前最痛苦的事情可能是失恋,十八岁到二十几岁时候,最痛苦的可能是毕业论文没有通过。
但很多人十五六岁岁以后就为钱发愁,甚至七八岁的时候可能就会看着病床上的父母充满无力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冬正因为是经历了那些看到了那些,所以才能说出这一切。
这也让李冬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随即他说道:“之前你总好奇东正集团为什么能如此团结,为什么我选员工的眼光这么厉害。”
“家族企业员工都做不到这种忠诚度,反而东正集团可以,现在我可以给你解答这个问题。”
李牧之听了这句话眼睛一亮,他心说如果这方面他能学习到的话,对于集团以后的发展绝对是事半功倍的。
紧接着就听李冬说道:“很简单,那就是我知道穷人在想什么,因为我曾经也是个穷人。” “甚至穷的连饭都吃不上,这一点毫不夸张,我也知道穷人真正在意的是什么,刨除掉那些有着原始劣根性的穷人,相反大部分人只想混一口饱饭或者说举个实际的例子。”
“他们不想每天像是机器一样不停的运转,偶尔也能带自己的老婆孩子下顿馆子,也可以带自己的年迈的父母出去好好旅游一趟,这样他们就知足了。”
“并不需要每天山珍海味,三餐都能看到肉,孩子能上一个他们满意的学校,不求飞黄腾达,只要比他们过得好一点就可以,这才是穷人的思维。”
“穷人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牧之,他们是组成这个社会的大多数,穷人也是平凡人,谁说平凡人不伟大呢?”
“首先你要正视他们,这也是家族企业最大的弊病,哪怕是工厂最底层的员工,你都要学会如何跟他们交流,当你给他们尊重的时候,他们也会给你尊重。”
说到此处,李冬叹息了一声,继续说道:“就像你的二叔李楚风一样,他给自己的定义永远是个上位者,你们李家已经付了超过三代。”
“如果你爷爷还活着,你可以去问问他穷人过的是什么日子,特别是那个年代的穷人,为什么你爷爷能在那样的环境之下做到今天这个局面,我这么说你应该明白了。”
李牧之心说自己本来是来问问题的,却没有想到被李冬上了一课看,他却一点儿也不气。
他并不觉得李冬是在教育自己,还是像之前一样,如果没有把他当朋友,完全没有必要说出这样的话。
李牧之现在真的感谢李冬,经过这一点拨,他才真正的豁然开朗。
不同的起点或许会造就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人生。
李牧之明白自己的起点,很可能是很多人穷尽一生也达不到的终点。
但这要看跟谁比,如果换做一开始就拿自己和李冬去比,他站在起点之上的时候,李冬还站在十万八千里之外。
就在这种情况下,现在东正集团不谈本身经营项目是什么,就谈市值,就已经跟白云山药业集团相持平了。
这样的惊天伟业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李冬摆了摆手说道:“对不起,兄弟,可能我说的有点多了。”
“不,李冬,我非常感谢你,感谢你能跟我说这些,说实话你刚才说的那一番话我记住了,但是要说百分之百理解是不可能的,但也让我明白了我还有太多的不足,谢谢。”
李冬说出这话是发自内心的,李牧之说出这声感谢同样发自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