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三十年,利润率不断下滑 (第1/2页)
上来我就要出你的肺管子,我用数据说话,其他的都是扯淡,核心的数据摆在那里。
“李冬,如果你这么说就有些耍无赖了,你要知道二三十年代的时候,虽然白云山药堂存在,不过那个时候的经济基础。”
李冬摆了摆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这位先生,我明白你说的意思,那我们就谈最近的三十年,在座的年龄多数都要比我大上二三十岁,你们肯定是跟着这三十年或者说跟着老李总一路走过来的,那这一些数据又如何呢?”
说着李冬给李牧之使了个眼色,两人之前没有沟通过数据的事情,但是李冬相信这些数据早就已经在李牧之手上了。
今天也是其中的武器之一。
必须拿出来让这些人看到,最起码让他们感觉到一丝羞愧也是好的。
他们这些年非但没有做出任何的贡献,反倒一步步的再让白云山药业集团走下坡路。
李牧之缓缓点头,秘书再次从办公桌下掏出了一沓文件发给了每一个人。
这一摞文件就相对厚了,李牧之让自己的秘书用最精确的数值总结了近30年的利润走向。
这是比较笼统的,三十年只存在三十页正反面写着所有的数据。
但如果详细地抛开了,三百页都没法写完,毕竟这是一个庞大企业的年报。
但这些粗略的数据也足以看到一个结果了。
李冬让众人看了五分钟没有说话,随即他抄起文件扫了一眼说道:“咱们就从60年代开始,69年的时候白云山药业集团刚刚第一次转型完毕,受到年代的影响。”
“过去的这八年有一定冲击,咱们可以不谈,但就在这冲击之下,白云山药业集团恒定的年报率每年下降不到1,这意味着什么,我想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
“然后咱们再看十年后,从78年开始,国有企业转型,78年到90年这12年的时间,每一年利润率下降高达5,最后一年甚至到了10。”
“我承认,这个集团到现在为止还是赚钱的,而且每年的利润都很丰厚。”
“但如果不是因为云南白药这样的核心生产力,恐怕早就完了。”
听到这话,当即有人不干了。
“你凭什么这么说?你有什么资格!”
哪怕血淋淋的现实就摆在眼前,还是有人在不断的争辩。
他们自命为生意人,可是根本看不懂这些详细的报表,对于这些纵向数据的对比,甚至都不存在他们的认知当中。
李冬不知道这到底是可悲呀,还是可怜。
反正如果说这些人是生意人是商人,他第一个不承认,也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