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阻碍 (第2/2页)
可以说,一家公司要是能够找到一个良好的流量变现手段,那才说明它们能维持下去了。
球球最早的流量变现手段就是想着把它当做一个即时通讯的工具卖给通讯公司,用户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进行实时通讯。
毫无疑问这个想法是不可能的,因为通讯公司他们本来靠着寻呼就可以赚不少的钱,何必给自己找一个无法增加多少甚至可能降低利润的替代品呢。
这就导致小马的球球险些在互联网第一波寒冬被作价六十万卖掉,好在最后和深城电信在价格上没谈拢,才有了后世庞大的疼讯帝国。
互联网流量变现是个永恒的话题,流量本身并不值钱,甚至还需要烧钱,只有想到能变现的手段,那这个流量才能值钱。
李冬已经做好了自己大量投资收不回来的准备,早期的投资就是这样,完全是在为中后期的发力做铺垫。
但是早投资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你可以天然的占有一些资源,互联网大是大,但只是相对的,随着大家对互联网认识的越多,就越会发现它其实很小。
小到只能容纳几个超级巨头站在里面,多了就会有人吃不饱,吃不饱的资本是最可怕的,它们会用尽一切手段去掠夺本不属于它的地盘。
就像金林肯一样,当他们发现用钱收买不了李冬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就用各种手段来打压,尝试将李冬吞并或者泯灭。
李冬甚至觉得,要不是现在还有上头能管着,未来互联网就只能留下一家超级巨头,再次形成一种垄断。
海玉红对李冬说的话没有丝毫的怀疑,上次李冬狙击本子市场的时候让她大赚了一笔,这次她自然是会紧紧跟上的。
“这个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我手上可有不少钱盈余着呢。”
听到海玉红这句话,李冬眉头挑了一下,他是万万没想到对方居然没有把钱再投入自身所处的行业,他卡玩笑道。
“怎么,你们大发集团不打算再往下发展了?”
“发展啊,但是稳步发展就够了,我在公司的经营上可没有你那么多鬼点子,实验室能够出产的成果也少,能维稳我就谢天谢地了。”
海玉红有些无奈的吐槽道,这就是华夏目前绝大多数科技企业的现状,能发展但是想要跳跃性的发展有些困难。
其实冬正集团本来也应该是这样一个状态的,因为早期企业的发展基本都是靠吃技术转移的福利以及华夏人工低廉的红利。
可随着技术逐渐追上了一线产业,那就很考验一个企业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了,这个时候你是没有人可以模仿的。
或者说别人哪怕站在你面前让你去模仿你都模仿不了。
这种瓶颈期最起码需要十年才能突破,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因为把现有的技术吃透并产生新的想法大体需要十年。
二就是人家也在发展,也在往前,不是说你在后面追着的时候他们就会停下来等你的。
也就是李冬脑子里装了不少知识,这才让冬正集团少走了不少弯路,甚至还超越了部分外国企业。
显然,海玉红不可能有这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