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母子交心 (第1/2页)
这次不凑巧,取书的时候被童真真看见了,不过也不怕她拿,现在手受了伤,爬不上去,以后不住在那里了,这么斯文的女生,不会翻墙去学校从天花板上拿书的。
不过,见面财,分一半,干脆,那几本书就留给两个女生了。既然等夏永山回来,会在家里多住几天,有时间来得及去拿书,要不然就晚上去。冯有珍要在城里住三个月,一个人在乡下更无聊,多带点书去看。
中午回到家里,父亲回来了,昨天晚上没见到他,今天早上也没见到他,好不容易回家,没有说帮助母亲做点事,也没有编织网兜,给家里增加点收入,所以父亲很不高兴,脸黑得像锅底一样。
“不逢年不过节,好好要回来干什么?来去不要花钱吗?”
父亲一贯脾气不好,对这个儿子要求更严格,过去儿子敬而远之,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依靠家庭越来越少,他也敢于和父亲对视了。
“我回来没有花钱,一个同学受了伤,五七办主任的车子捎我们回来的。”父亲没有做声,他又补充了一句,“还给家里赚了点钱。”
母亲马上在一边儿说,卖掉山货,收入12块多,可以给儿子做一件过冬的棉袄了。
“简直胡闹!”张翼压低声音,恶狠狠斥责妻子,“被人发现了,还说我们家搞投机倒把,要倒霉的。”
为了儿女,当妈的也豁出去了:“就靠你一个人的工资哪里够?大女儿回城还吃黑市粮,买不起呀。放心,我不到市场去,我到职工家属院里,人家都抢着要呢,还问以后有没有。”
“山里面,这些东西多的很。”儿子说,“就是要有人手,有时间去弄。其实我们也不是很忙,两个女生也不管我,我以后多弄一点就是。”
母亲也是从农村来的,就说,乡里的野菜都是好东西,马兰头烫一烫,晒干了以后也可以做菜。还有马齿苋,到处都是,下次去就扯来,晒干带回来,肯定也卖得掉。
儿子就说,他也扯了一些,就是晒不干。母亲告诉他,用他们烧大灶的灰揉一揉,就能够晒干了……
母子两人扯远了,张翼一声咳嗽,止住了他们两个的讨论,问儿子什么时候回去,不要耽误挣工分,回去的路费要几块钱?
“我想带诚盈到我们生产队下放,这样能省许多花费,我也能够照顾她。”
“有这个可能吗?”张翼眼睛发亮了,儿子下乡,他知道大势所趋,也主张让男孩子到艰苦的地方锻炼锻炼,他自己就是从农村走上来的,所以吃得苦中苦,在艰难的岁月也咬牙挺过去。可是女儿不一样,尤其是从来没有离开家庭的女孩子,不用说艰苦的劳动锻炼,那样陌生的环境,怎么适应得了?果然,女儿和同学们一起,还是免不了受苦受难,差点儿就毁了。如果能和哥哥在一起,这就放心多了。可是他无权无势,成分又高,到哪里都说不上话。女儿下放是统一规定的,回老家都不行,还能跟哥哥在一起吗?那需要多大的关系才行啊。
张诚鼎给父亲介绍了知青点的情况。当初没有把儿子放到自己老家去,就因为成分害死人,张翼老家要了个富农成分,父母变成了富农,在农村是管制对象,儿子送回去还有前途吗?本来那就是个贫困的地方,哪里有夏桥生产队的条件好?他了解了一下,其他三个知青都不错,还有夏副市长的儿子带队,在农村也有势力,果然到那里没有吃亏。同事家孩子从农村回来,都是回城打秋风,要钱要东西。儿子从来不要,每次回到家里,多少都要带一些东西。
大女儿一直不敢说话,听到这里也兴奋起来。
诚盈赶紧问:“哥,我能到你那里插队?能行吗?我们这批插队到广溪,那个地方可苦了。房子上盖的是山芋藤子,饭是山芋干,菜是山芋叶子,连烧的都是山芋根。”
母亲看父亲默默点头,眼泪水都快要流出来了。张诚鼎只好对家人说,他想办法争取。所以要在城里等几天,等夏永山回城里来,他父亲是副市长,下面也有人,公社妇女主任是他姑妈。生产队也有人,他爷爷是老新四军,一家人都是革命干部,说得上话。所以,当初他们下乡的时候,他说带几个人就带几个人,他说选哪一个就选哪一个……
张翼知道,也认识夏副市长,正好他是管工业的,到他们厂视察过,但是现在进学习班了,哪里还能说得上话?
儿子跟着就说,夏永山父亲可能靠不上,但是,他认识上山下乡办公室主任,就是他找了罗主任,才让童真真回城的,他们还能坐罗主任的车子回来,所以今天也要去照顾伤员。
“那个,你们学校老师的女儿,可以回城了?”
面对着父亲的质问,张诚鼎这次积极回答,把童真真怎么受伤,夏永山怎么送她到公社卫生院,还把劳动改造的外科主任用起来了,又让公社给童真真办好了回城的手续,最后罗主任带他们回来……
“回城可不容易。”张翼感叹道,“他怎么没送回来?”
张诚鼎说:“夏永山要给童真真代课,下学期还不知道他教不教学生。”
“哎呀,我要能去当老师就好了。带孩子们真有意思,可以想怎么玩怎么玩,春天有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夏天可以到河边打水漂,秋天看枫叶,冬天堆雪人……”
母亲听大女儿这么一说,也一个劲儿扁嘴:“成天就知道玩,你这样去当老师,还把学生教坏了呢。”
当父亲的更是嗤之以鼻:“不用说,我们家这种成分,你当不了老师。就是你当了老师,也教不了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