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金子到哪儿都发光 (第2/2页)
卢晓熙向对方道谢,那青年有些不好意思。他们本以为白跑一趟,又耽搁了自己另外负责的清淤工作,哪成想最后卢晓熙不计前嫌,还是让他们赚到了挖尸的钱。
梁主任真心夸赞道:“卢晓熙同志,你真是应了那句话‘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
卢晓熙笑笑,略直白的说道:“就是刚好赶上了……既然看出来尸体是被人害了的,不说出来感觉对不起死者和死者家人。可因为发现被害者,最终耽搁挖渠的大事儿,又觉得对不起沿河的乡亲,还给您添麻烦。只能想了个折中的法子!”
她的话很诚恳,不止梁主任对卢晓熙越发有好感,周围挖渠的村民听着也舒服,都觉得卢晓熙做的对,是个实实在在又为大家着想的好青年。
梁主任不吝夸奖:“今天这事儿,得表扬卢晓熙同志!为死者伸冤重要,清淤、挖渠守护咱们沿河村镇同样重要!”
然后梁主任就带头给卢晓熙鼓起了掌,周围的村民也跟着鼓掌。卢晓熙觉得要是云淡风轻的笑笑,好像不太礼貌;似乎该回个敬礼。
少先队员,她超龄了;鞠躬有点儿夸张;于是卢晓熙便对众人做了个抱拳礼,看的梁主任跟村里都笑了。
卢晓熙见村民们都有了笑脸,挖掘的热情又回来了。便大声说道:“那我就不耽搁大家伙干活了。”
梁主任又嘱咐:“大家在这附近清淤的时候,要是发现什么刀子、剪刀一类的东西记得保留好,上报!”
卢晓熙跟着梁主任上往堤坝上走,又缓声对梁主任说道:“梁主任,一会儿我想跟您借下纸笔。我想把我看到的尸体外部情况记录下来,怕时间长了有所遗忘,之后还得麻烦您转交给警方。”
梁主任点头:“没问题,你记下来挺好,估计对案件侦破会有帮助。”
其实卢晓熙是真不想抢警察叔叔的工作,可谁叫她当个临时大夫都能发现命案。偏偏尸体还不能留在原地,她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卢晓熙用了两张纸,写了个密密麻麻。一张纸上非常客观的阐述了发现尸体的经过,以及尸体的摆放、包裹情况、等等。另一张纸上则是她根据清河县的地理位置、水下情况做出的判断,还有对尸体年龄、性别等等的推断。
如果警方需要参考她的判断可以两张纸一起看,如果警方不需要她的判断,那只看另一张纸上的身体发现经过,也不会影响、或者误导警方。
卢晓熙之所以留下自己的推断给警方,就是因为这个年代国内还没强悍到运用基因查案,更没有后世用来尸检、化验、比对的一系列高端设备。
尸体是冬季的时候凿冰沉水的,且只用了块棉布包裹。化冻之后残留在冰面上的一切痕迹都没了,棉布还烂的连花样、颜色都无法辨认。警方除了通过牙齿、骨骼判断被害者的年龄、性别之外,唯一的切入点就是杀害死者的那把凶器。
农村一般家庭用的是菜刀,伤人也是砍伤,不会深入肋骨。青河镇一带的镰刀相对平直,看着似乎能造成这样的伤痕;但尸体身上至少有三处刮到肋骨的刀伤,镰刀很难做到。
最有可能的就是这边杀猪放血,又能剔骨的尖长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