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相王讲鬼故事 > 第七十四节 扁鹊心书(七)

第七十四节 扁鹊心书(七) (第1/2页)

中风人气虚中满

此由脾肾虚惫不能运化,故心腹胀满,又气不足,故行动则胸高而喘。

切不可服利气及通快药,令人气愈虚,传为脾病,不可救矣。宜金液丹,全真丹,一月方愈。

重者,灸命关,关元二百壮。

(肾虚则生气之原乏,脾虚则健运之力微,气虚中满之证作矣。

又《内经》谓藏寒生满病,医人知此不行剥削,重剂温补,为变者少矣。)

老人两胁痛此由胃气虚积而不通,故胁下胀闷,切不可认为肝气,服削肝寒凉之药,以速其毙。

服草神、金液十日,重者灸左食窦穴,一灸便有下气而愈,再灸关元百壮更佳。

(老人与病后及休虚人两胁作痛,总宜以调理肝脾,更须察其兼证有无虚实,治颇不易。)

治验一人脾气虚,好食冷物不消,常觉口中出败卵臭,服草神丹即愈。

若服全真、金液亦效。

(脾胃既为食所伤,不可再施消克,唯治以温化,则自健运矣。)

一人脾气虚,致积气留于胁下,两肋常如流水,多服草神丹而愈。

(脾虚致积,当用温行,水流胁下,更仗温化。)

疝气由于肾气虚寒,凝积下焦,服草神丹,灸气海穴自愈。

(此证《内经》论五藏皆有,而后人以病由于肝,先生言因肾气虚寒,总不若丹艾之妙。)

吞酸

凡人至中年,脾气虚弱,又伤生冷硬物,不能运行,蕴积中焦,久之变为郁火、停疾,故令噫气,久则成中满、腹胀之证。

须服草神丹、全真丹、金液丹皆可。

(吞酸为病虽微、致害非浅,苟不慎节饮食,戒谨房帏,久久无不变成臌胀。)

脾疟凡疟病由于暑月多吃冰水冷物,伤其脾胃,久而生痰,古今议论皆差,或指暑邪,或分六经,或云邪祟,皆谬说也。

但只有脾胃之分,胃疟易治,脾疟难调。或初起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乃阳明证也。清脾饮、截疟丹皆可。

若二三日一发,或午后发,绵延不止者,乃脾疟也。

此证若作寻常治之,误人不少。

正法当服全真、草神、四神等丹,若困重日久,肌肤渐瘦,饮食减少,此为最重,可灸左命关百壮,自愈。穷人艰于服药,只灸命关亦可愈。

凡久疟止灸命关,下火便愈,实秘法也。(脾疟原属正虚,治得其法,应手即愈,而世人竟尚柴胡,攻多补少,不知元气既虚,又拔其本,以致耽延时日,变端百出,先生灸法,实可宗主。)

治验一人病疟月余,发热未退,一医与白虎汤,热愈甚。余日:公病脾气大虚,而服寒凉,恐伤脾胃。病人云:不服凉药,热何时得退。

余曰:《内经》云疟之始发,其寒也,烈火不能止;其热也,冰水不能遏。当是时,良工不能措其手,且扶元气,待其自衰,公元气大虚,服凉剂退火,吾恐热未去,而元气脱矣。因为之灸命关,才五七壮,胁中有气下降,三十壮全愈。

(久疟而用白虎,真所谓盲人说瞎话也。

缪仲醇一代名医,论多出此,窃所未解。予观《广笔记》,疑其所学,全无巴鼻,至于《本草经琉》,设立许多禁忌,令后人疑信相半,不敢轻用,为患匪细。)

胃疟《素问》论疟而无治法,《千金》虽传治法,试之无效,凡人暑月过啖冷物,轻则伤胃,重则伤脾。

若初起先寒后热,一日一发,乃胃疟也,易治。

或吐,或下,不过十日而愈。

扁鹊正法,服四神丹,甚者灸中脘穴三十壮愈。

(此证感浅病轻,人多忽略。雍正三年,秋冬之交,人皆病此,重剂温补,或可幸免,投药少差,立见冰脱。

用清解小柴胡者,皆不能起,宁绍之人,死者比比,以其溺用寒凉,虽一误再误,而终不悟也。)

邪祟

此证皆由元气虚弱,或下元虚惫,忧恐太过,损伤心气,致鬼邪乘虚而入,令人昏迷,与鬼交通。

当服睡圣散,灸巨阙穴二百壮,鬼气自灭,服姜附汤而愈。

(邪祟乌能着人,人自着之耳。

果立身正直,心地光明,不负君亲,无渐屋漏,鬼神钦敬不逞,何邪祟之敢乘哉,惟其阴幽偏颇,卑(忄枼)昏柔之辈,多能感此,有似邪祟之附着,究非邪祟也。

盖由人之藏气受伤而神魂失守。

故肝藏伤则意不宁,而白衣人来搏击,心藏伤则神不安,而黑衣人来毁伤,脾藏伤则意有不存,而青衣人来殴辱;肺藏伤则魄不守,而红衣人来凌轹(lì),肾藏伤则志多犹疑,而黄衣人来斥辱(北海注:金木水火土生克致之)。

此皆神气受伤,以致妄有闻见,不觉其见乎四体,发乎语言,而若有邪祟所附也。正法惟有安其神魂,定其志魄,审其何藏之虚而补之,何藏之乘而制之可也。)

治验一妇人因心气不足,夜夜有少年人附着其体,诊六脉皆无病,余令灸上脘穴五十壮。至夜鬼来,离床五尺不能近,服姜附汤、镇心丹五日而愈。

一贵人妻为鬼所着,百法不效。

有一法师书天医符奏帝亦不效。

余令服睡圣散三钱,灸巨阙穴五十壮,又灸石门穴三百壮,至二百壮,病人开眼如故,服姜附汤、镇心丹五日而愈。

一妇人病虚劳,真气将脱,为鬼所着,余用大艾火灸关元,彼难忍痛,乃令服睡圣散三钱,复灸至一百五十壮而醒。

又服又灸,至三百壮,鬼邪去,劳病亦瘥。

怔忡

凡忧思太过,心血耗散,生冷硬物损伤脾胃,致阴阳不得升降,结于中焦,令人心下恍惚,当以来复丹、金液丹、荜澄茄散治之。

若心血少者,须用独骸大丹,次则延寿丹亦可。

(忧思之伤,怔仲之本证,饮食之伤,怔忡(chong)之兼证,微有虚实之殊。

审证施治,自然无误。)

心痛

皆由郁火停痰而作,饮食生冷填于阳明、太阴分野,亦能作病,宜全真丹。

若胃口寒甚,全真丹或姜附汤不愈奋灸中脘七十壮。

若脾心痛发而欲死,六脉尚有者,急灸左命关五十壮而苏,内服来复丹,荜澄茄散。

若时痛时止,吐清水者,乃蛔攻心包络也,服安虫散。

若卒心痛,六脉沉微,汗出不止,爪甲青,足冷过膝,乃真心痛也,不治。

(心为一身之主宰,一毫不可犯,处正无偏,岂宜受病。

凡痛非心痛,乃心之包络痛与脾痛、胃痛、膈痛耳。

审其所因。所客,或气、或痰,虽有九种之分,虚实之异、大概虚者为多,属实者间亦有之,‘审察而治,庶无差错。)

痹病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走注疼痛,或臂腰足膝拘挛,两肘牵急,乃寒邪凑于分肉之间也,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

治法于痛处灸五十壮,自愈,汤药不效,惟此法最速。若轻者不必灸,用草乌末二两、白面二钱,醋调熬成稀糊,摊白布上,乘热贴患处,一宿而愈。

(痹者,气血凝闭而不行,留滞于五藏之外,合而为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