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稷下学院 (第1/2页)
往后几日,孙伯灵正式拜入鬼谷,而到了此时孙伯灵方才得知那白发老者,便是万千求学者梦寐以求的墨家巨子墨翟,他没曾想会在鬼谷巧遇墨翟,或许只是一种缘分。
当年孙伯灵不知跨越多少山河都未得一见,而如今的墨翟却出现在了鬼谷,这使他很疑惑,墨家巨子怎么会出现在这不被世人所知的鬼谷之中。
孙伯灵终究还是询问了墨翟,然而墨翟的一番回答却使他对王诩更加难以理解。墨翟说道:“当今天下诸子学家盛行,兵、法、儒、墨、道、医等皆主张不同,终不能有一个统一的理论。但王诩却很不同,他数年间便寻访求学于诸子各学派,并成就了看似百年都难以完成的事情,集各学家所长统一而立鬼谷。”
“而如今我将墨家交于他人管理,到这鬼谷反道求学,子诩一学乃跨世之作,我虽有时嘲笑于子诩,但也只是认为他年少,对他的能力我无可置疑。子诩唯一缺少的便是兵家之法,兵家无确定之地,但身为孙武后代的你,我想也正是可以弥补这一点!”
“巨子如何知道晚辈是孙武之后?”孙伯灵惊奇道。
此事是王诩告诉墨翟的,虽不知王诩如何得知,但看孙伯灵的神情此事确信不疑。
孙伯灵取出孙武所传“孙子兵法”想请墨翟一阅,但墨翟坦言道:“孙子兵法乃兵家至宝,除了兵家至圣孙武恐怕世间再无人可有资格问津,哪怕是作为他后代的你恐怕也是如此!若这世间有那么一个人可以解密此兵法,想必除了你的老师鬼谷子王诩,便再无他人能够解读。”
这一番话便说到了孙伯灵的心坎上,因为他自幼便得到了“孙子兵法”开始研习,但至今却任然不能得其精髓所在。
而墨翟可是墨家创始人,其名声成就与思想学识之渊博已经达到难以企及的境界,但是却可从其口中看出,就连墨翟也自叹是来鬼谷求学于王诩。
孙伯灵一听便急忙将兵法送到王诩面前,只求王诩为自己解读这“孙子兵法”,但王诩见此兵法先是露出了欢喜,随后便又止住了。
因为王诩多年来游学诸子学家,其大多都已造访,唯独兵家,自有兵家一说以来一直无一确定理论与整合,但孙武一“孙子兵法”道出了兵家精髓,以此被称为兵家至圣!
这也成为王诩唯一还未得以到访的学派,而如今孙武之后孙伯灵成为自己学生,并将此兵法借阅于自己自然是很欣喜,也可算是完成了王诩自己所言集成诸子学家的话语。
但王诩之所以又拒绝兵法,只是因为王诩有一个猜想,孙伯灵今后一定会因为这部“孙子兵法”而有性命之忧,所以便承诺自己待孙伯灵学成下山之时再一阅兵法。
不久之后,一叫庞涓的人继孙伯灵之后闻鬼谷秘境而来,据庞涓自己说道他本是落魄将士之后,为成为乱世之良将为国尽忠而与孙伯灵一样求学各处。
一个春秋之后卫鞅又拜于鬼谷,与孙伯灵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及庞涓同窗求学于王诩,三人相互学习、携同进步。
随后王诩亲自从山下带着两个不知名及容貌之人再上鬼谷,后时之日孙伯灵与庞涓二人欲问及其余二人之事。但王诩却不曾言及那二人,只言道那二人与孙伯灵、庞涓一样同是鬼谷之人,但不同的是那二人与孙伯灵、庞涓的使命和命运皆不同。
然而卫鞅却从未问及此事,因为他感受到了自己在鬼谷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隐约者和一个中间者。
多年后,孙伯灵与庞涓已学成,是时候下山完成自己所想,而孙伯灵也如多年前到鬼谷之时与王诩的约定,将“孙子兵法”交与了王诩。王诩也再次承诺,将兵法研透之后便会寻机还给孙伯灵,而此事庞涓一无所知。
此番二人下山奔赴乱世也各自为其志向踏上不同国度,孙伯灵回归故里齐鲁大地以求重振孙氏一族的辉煌,而庞涓则不甘平庸,想立名于世间而前往了“三晋”之中的强国魏国。
经漫长岁月,孙伯灵终归故土,当再次推开孙家大门之时,门上已长久时间没有人打扫,灰尘在门推开之时到处扬起,门上已不见字样,满是孩童画涂的痕迹。
门内秋叶已铺盖了地面,本来人丁满园的孙府现在却不见一人。庭院之中一片荒凉之意,只有飞鸟与鼠狗徘徊,不免使人有些心酸。
走进一看,却还是熟悉的记忆,那陪伴自己渡过童年的足迹深深印刻在了这里。但这还是出乎孙伯灵意料之外,在他离开这里求学之时,府中本还有几十余家人及下仆,但此时的孙伯灵却没有看见一人,不免使他内心更加荒凉。
孙伯灵年幼之时其父母便在战火纷飞中双双逝世,但还是为他留下了这个家业,并将他交于好友于孙府抚养孙伯灵,好在待他不薄,让他童年之时欢愉渡过。
但多年前孙伯灵立志复兴孙氏一族便出游访学,而他父亲的故友也在不久后逝世,并托人将家产送到了远在异国他乡的孙伯灵,而孙伯灵也发誓,不学得复兴之道绝不回去。
现在放眼望去,府内房屋一片狼藉,砖瓦都见不得完好,墙壁已长满苔藓,幼年之时嬉戏的竹林也满是枯萎的荆棘。
“谁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