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教育徒弟 (第2/2页)
这动作光是外行人来看,都知道是行家,更何况他们内行人。
离火,鸽子肉散发清香和焦香,混杂着扑鼻而来,让人震撼莫名,撕下来一块儿送入口中,徒弟们瞬间童孔微缩,倒吸一口凉气!
咳咳……当然是烫的。
不过好吃也是真的好吃。
外皮焦香酥脆,内力却很嫩,一点也没有烤老,因为之前用针管注入酱汁,烤出来的内部相当入味,光是看一眼,闻闻香气,都会忍不住流口水。
咸鲜的味道,有点回甜,也可以加辣椒,但干吃就已经非常极品。
四个徒弟围着将一只烧鸽吃完,一个个回味无穷的样子,还想再来一只。
不过,难度也很大。
刚才看楚浩不停翻转,毫无规律,但每个角度都照顾到了,而且火候控制,也信手拈来。
很难想象,要把这个烤品练会,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精力。
……
这会儿,何冬冬打电话来说客人到了。
楚浩便让林染、王万轩和张致豪先回去,他则和陈贤留在这,独自教他一些手艺。
中途会遇到一些嘴巴刁的老客人进店,楚浩都会留下陈贤,独自去厨房为他们烤制。
在楚浩不在的时候,林染反而成了大师傅,一头热汗,站在烤炉面前,照顾着一把一把的烤串,但脸上却是开心的。
至于王万轩和张致豪,进步太慢,他们还没有资格上炉子。
何冬冬也机灵。
跟着楚浩开了那么久的店。
她知道有哪些客人是不好湖弄的,而且都能认出来。
好湖弄的那种交给林染就行,以他的现在的手艺,这部分客人是买他的账的,毕竟他们尝不出这里面的味道有什么差别,因为都很好吃。
等时间差不多了。
把吸收了大量知识的陈贤放回去照顾,让他把林染又叫过来,继续传授知识。
楚浩因材施教。
专攻他们的长处传授手艺。
比如林染,他比较擅长火候的控制,对于火候非常敏感,而且手也比较巧,对一些细节十分的在意。
但陈贤就不是,他对于撒料那个所谓的‘适量’掌握的非常好,这个适量就真的是适量,是楚浩所要求的‘适量’,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烤品,陈贤的表现也比林染出众,比如生蚝,陈贤的综合实力和熟练度,以及把控力,都比林染要强。
楚浩没有藏私,他传授的知识,如果学习的比较深了就会发现,能够串联成一个体系。
这都是很有用的干货。
你去别家烧烤店,人家师傅肯定不会全部教给你,肯定全都要藏私。
嗯,能的看出楚浩是真的想退休。
对于一个手艺人来说,没有遇到后继无人的情况,就是幸运的了。
更何况楚浩还收了俩天赋卓绝的徒弟。
看得一旁跑堂的王万轩和张致豪眼馋不已。
他们俩也能认清自己的天赋不怎么样,顶多就能胜一个对烧烤热情比陈贤和林染更多这一点上。
但那又有什么用呢?
手艺本身,你学不来,再多热情也没用。
所以楚浩开始教王和张面点手艺,先暗戳戳的测试一波。
现炸的油条,又香又酥,烤出来会有炭火味,火太大会焦湖,火太小油又逼不出来,掌握火候烤至金黄酥脆后淋上酱料。
这种酱料也是楚浩秘制的,先倒入大量米酒奠定风味,撒入秘制调料,搅拌到汤汁浓郁,再撒一把柴鱼片增鲜,其后依次加入白糖、耗油、麦芽糖,慢慢熬煮。
这种风味来自闽南那边,用来烤油条,别有一番独特感,给客人尝个鲜,倒是绰绰有余,而且确实也很好吃,是容易上瘾的烤品。
因为口感偏甜,甜味配油条,对于山城人的口味来说,这种风味真的又独特又有意思。
至于卷饼,用来左肉最佳。
烤梅花猪肉或者五花,撒上调料,雨露均沾,烤熟后,蘸花生碎卷着饼就能吃。
楚浩用自然发酵的老面做酵母,揪起来韧性十足,经过手工擀压,香气在饼皮上慢慢散发,吃的时候,小饼里先放上一些脆甜的芽葱,再放烤串,山东人的吃法,还可以挤上辣酱,卷成桶状,用手撸下铁签,一口吃下。
那叫一个爽!
王万轩和张致豪对于面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这一点在他们经常偷看楚浩擀面的时候就能发觉。
还算幸运。
于是遇到他们,楚浩便说:“你们俩烧烤手艺进步太慢,遇到一般师傅可能就放弃你们了,让你们天天跑堂,你们甘心不?”
王万轩和张致豪咬牙,低着头,却没说话,拳头是紧握的。
楚浩笑道:“知道你们不甘心,手艺没有高下之分,劝你们趁早打消超越陈贤和林染的想法,他们俩天赋绝佳,你们赶不上的。”
“可是……”王万轩脸色十分复杂。
楚浩摆摆手,打断了他,说道:“想不想多学一门手艺?正好我对面点也有一些领悟,你们如果能在面点上发挥的好,进步的快,说不定以后能接手我的早餐店,怎么样?”
两人一愣,瞬间犹豫了。
楚浩见他俩不说话,笑道:“如果你们哪一天能独挡一面,自己出去开个早餐店也未尝不可的,不过在此之前,你们得先发挥自己的价值,如果你们放弃了,我也不勉强,工资会给你们提高一些,以后就专职跑堂,也不会亏待你俩。”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他们俩还能拒绝吗?
因此,不用犹豫了。
“师傅!我们干!”两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
“好,那就从烤油条和卷饼慢慢过渡,明儿你们就来早餐店上班,六点到店,我这里正好请了个大师傅,你们先跟着何冬冬学包包子,办得到吗?”
“办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