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报案 (第2/2页)
但是以前那些被院长养大的孩子,本来就是些孤儿,没什么能力,长大后也属于社会的最底层,加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要养活,大家每人每年都只是象征性的捐赠个一两百,凑到一起差不多也就个一千多块。
靠这么点钱,连四个人的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是让两个小孩上学读书了,好在除了那些从孤儿院出去的如今却挣扎在温饱线的普通人外,在渝州还有一个很有名的陈姓富豪也是从孤儿院出去的。
如今孤儿院主要的收入来源便是这个富豪成立的一个慈善基金会,基金会承担了两个孩子的学费,并且每个月会向孤儿院提供一千元资金用于维持日常周转。
这点钱严格说来并不算多,只能维持孤儿院里面四个人的基本生活,但毕竟是爱心捐款,郑成龙他们也没法要求更多。
郑成龙说是孤儿院的义工,但面对目前孤儿院一老两小的局面,他也从来没指望从中获得什么报酬,甚至很多时候需要他去各种地方找点临时工作来赚钱补贴家用,可他毕竟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的学历,除了一身苦力外,并没有什么特殊技能。
随着时代发展,以前在渝州很常见的“棒棒”(在山城帮人挑担的临时力夫)也渐渐绝迹,工地上倒是不缺苦力活,但大多是需要的是能长久做下去的人,像郑成龙这种需要时常回孤儿院照顾老人孩子的年轻人,即便是有一把子力气,大多也只是在工地临时赶工时才会雇佣。
郑成龙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后面去哪里找点钱,一边领着王候往最近的区派出所走去,前面有说到过孤儿院地处渝州市的郊区,这个区便是渝州的崎山区,这里的崎山不是封神演义里凤鸣岐山的岐山,而是崎岖的山区的意思。
崎山区是渝州最靠南的一个区,以前叫崎山县,是随着渝州市区扩建才在最近被改成区的,而孤儿院坐落的位置,在很多年前是属于贵省的铜县,而贵省名字中虽带着贵,但其实是央国最穷的几个省之一。
处于两省的交接处,又是多山的地形,可想而知,在很多年前这里会有多乱,简直是人贩子的天堂,而且因为穷,这里的年轻人基本都会外出打工谋生,家里剩下老人带着小孩,还要顾着农活,无形间又给人贩子创造了很多机会。
据老院长所讲,他当初将孤儿院建在这里,就是看到这里的流浪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这里的地价便宜,老院长当时带着一堆孩子,经营着买了的几亩田地,倒也能在那个年代活下去。
只是随着那些孩子的慢慢长大离去和老院长慢慢变老,加上物价的飞涨,孤儿院现在就只能靠着别人的捐赠维持生活,就连那几亩田地,在某些难以维持的时间里,也都被老院长变卖了给城里的老板,后来被人改造成了农家乐。
就是因为孤儿院离崎山区警察局实在是太远了,郑成龙才会在天刚蒙蒙亮将王候叫起来,毕竟他以后如果想要出去赚钱,必须尽快将那两个人贩子甚至是他们背后的组织连根拔起,不然留着这样的隐患,他怎么敢将一老两小放在家里。
好在两人都不是普通人,两个多小时便来到了崎山区警察局,这还是两人因为没有互相兜底,都互相控制着速度的缘故,如果像王候之前那样埋头苦奔,也许最多半个小时就能到,不过那样就有点太惊世骇俗了,毕竟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你跑步花半个小时,到底谁是车,尤其现在还是白天。
警察局并没有关门一说,属于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的政府机构,而王候他们到来的时间正好是他们上班的时间,所以报案很快就被人受理,两人被带到一旁,由一个中年警察询问记录案情。
“你们说有人绑架小孩?”
正在王候和郑成龙向那个中年警察专心描述案情的时候,一个惊喜的声音从门口传了过来。
三人闻声向来人看去,不约而同的同时喊道。
“陈警官?”(王候,中年警察)
“小瑾?”(郑成龙)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