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四合院:芯生年代 > 第187章 历史的转折点

第187章 历史的转折点 (第2/2页)

此时只有29岁的赵烨,当之无愧是整个团队里最年轻的一位了。就是外事部门安排的翻译,都比他的年龄大。

这个时候,赵烨已经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了。

说的通俗一些,他们就是来扫货的。

国内还很穷啊!老百姓每年发的布票,做身衣服都不够,整个经济部门挖地三尺的凑,最多也就能多给老百姓发一尺布。

一尺布,顶多也就能做个裤头儿!

这个时候,跟白头鹰的关系正常化了,我们最急于解决的,就是采购一些之前西方对我们禁运的工业设备。

而这次的商务考察团,重点要了解的就是化纤类设备和化肥类设备。

化纤,化肥,其都属于石化类产品,所以,这次的代表团中,除了行政官员和外事人员,有近一半的人,都是石化行业内的人员。这让赵烨和杨厂长夹在其中显得有点不伦不类的。

不过跟别人不一样的是,别人是去买货的,而赵烨他们则是去卖货的。

原因很简单,在之前的访华行动中,可不是只有一位总统和几位随行官员。这些人,只占了访华团的一小部分。而占用名额最多的则是记者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

当时我国为了给这些新闻社和电视台提供实况转播的需要,特地从白头鹰那里花了一百多万美元,购买了两套卫星通讯设备。然后再把这两套设备租给他们用。

这些记者和电视台工作人员,可不仅仅是来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幕的。他们在主要的采访工作以外,还进行了大量的拍摄和采访。其中就包括政府单位使用的计算机工作站和程控电话系统。

得益于京城大学,水木大学还有联合厂,为了能够实现联合开发工作而设计实现的小型化网络系统。这些年这个系统已经随着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在京城范围内实现了扩大化。

起码,一些重要的党政机关和重要的研究所等等机构,初步实现了计算机的联网。即便这个时候的网速慢的惊人,但目前的内容也仅限于一些图文资料,文件的大小也是非常的有限的。

这让这些“没见过世面”的记者们感到了无比的惊奇!要知道,计算机这个东西,即使在合众国也是高科技的代名词。谁能想的到,在遥远而落后的华国,竟然能看到比合众国还要先进和方便的计算机系统,而且还是能够联网的计算机系统。

这个时候,记者们只是感到了惊奇,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一等人的心态就是这样,他们本能的认为,自家的科技是世界一流的。只不过很多秘密的高科技,他们这些普通人看不到罢了。毕竟,能把人送上月球的合众国,难道还能在计算机方面输给一个华国吗?这简直不可想象。

随着这些记者们返回合众国,很多采访的内容在各大电视台集中播放。很多人就对电视里的这种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这些画面中,这个计算机的体积不是很大,但是屏幕很清晰,在有限的镜头中,他们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画面。

这是个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起了这个问题!

一般人关心也就算了,IBM这样的蓝色巨人,一旦关心一样东西,那是要付诸于行动的。

于是,随后的一些时间里,他们特意安排人走访了那些接触过计算机的合众国记者,从他们那里听一听看到的计算机是个什么样子的东西。可是,听这些人介绍又能听出什么来呢?不甘心的IBM随即想派专人到华国来,专门了解一下,这个所谓的工作站式计算机,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

其实不单单是IBM,对华国计算机感兴趣的公司还有很多。等这些人从官方渠道得知有华国的商务代表团要访问合众国的时候,都通过各种渠道表示,希望华国的计算机人士,参加这个代表团,协商购买华国计算机的有关事宜。

赵烨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兴。这让他想起来后世的一句话,“我努力二十年,才有了和你一起喝咖啡的资格。”赵烨感觉,他的心情跟这个有点儿类似。但也不完全一样。他想的是,老子穿越十三年,终于能跟曾经的对手,站在同一个竞技场上了。

一股强烈的战斗**,从他的内心油然而生。

但最终,他不得不把这个**压制下去,毕竟,国家不是派他去打仗的,更不是派他出国去跟别人嘚瑟的。他的任务是传达友好,在这个两国刚刚握手言和的历史阶段,说实话,每个人都非常小心而敏感。不单单是我们,对方也是一样的。毕竟,二十多年没有过联系了,双方都像刺猬一般,小心的试探着能让彼此感觉到温暖和安全的那个距离。

飞机上,赵烨把座椅调了一下,打算靠着睡一觉。可就在这个时候,外事部门的一个翻译却走了过来,推了推盖着毯子闭着眼的赵烨,说道:“赵烨同志,领导叫你过去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