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庆幸 (第2/2页)
“五万两,朕的国库居然连区区五万两都拿不出来了,是吧?”皇帝经过了身边锦衣卫头领的耳语之后又恢复了平静,底下的大臣们却感觉到了不妙,这锦衣卫头领关照是谁啊,臭名昭著的一个人好吧!在这个东秦王朝,锦衣卫的势力无处不在,是只听令于皇帝一人的势力。
“咳咳。”皇帝清了清嗓子,“那个光禄伯啊,这你不表示表示?”皇帝开始直接点人了要银子了。
光禄伯要哭不哭的皱着一张老脸,“陛下~这老臣哪能拿出这么多银子啊!”
“哦?是吗,你没钱啊。可是朕怎么听说你孙子昨儿个还在风月楼里一掷千金呢!为了包一个花魁,与兵部尚书家、皇商赵家的子孙还起了风波,甚至还惊动了这城卫司呢!”皇上懒洋洋地靠在龙椅上,随着他口中吐出一个个大臣的名字,大臣们不由得两股战战,生怕点到了自己,没被点到的不由得暗暗庆幸,还好自己没被点到,要不然这今儿个不大出血是走不了的。
“唔,让我想想还有谁来着?朕再给一次机会,你们最好自己站出来捐款,要不然等朕开口,哼哼~”皇帝一脸兴奋的道,前面的这三个老家伙一人三万两,这不过分吧!伸手拿出了一份名单,这都是关照刚刚给他的,这上面的人统统宰上一顿,哎呀呀,想想就开心,今儿又有一大笔进账。
这下,都不用皇帝开口了,大臣们纷纷慷慨解囊,“陛下,老臣愿捐一万两,老臣捐上三千两....”一瞬间,朝堂热闹的跟现代的拍卖会一样。
“好好好,你们都有心了,真不愧是我东秦的供股之臣们啊。户部尚书,这样捐款就够了吧,你在这其中多出来的银子一部分分给军队,一部分给军部。好啦,还有事没有啊,没有就退朝吧。”在大臣们身上榨了一大笔银子出来的皇帝顿时神清气爽,头也不疼了,脚也不酸了。“啊,对了,老四和墨寒琛留下,随我到后书房来。其他人没事就散了吧。”皇帝率先从龙椅上下来,迈着步子从后殿走了。见皇帝都走了,臣子们也都一哄而散,在走出金銮殿大门后,一脸阴沉的太子疾步上了马车,随后上来一位胖胖的中年人,赫然就是那晚的工部尚书。“殿下。”
“此地不宜长时间交谈,等到了东宫再说。”太子止住了工部尚书接下来要说的话,示意他噤声。
后书房里,皇帝带着墨寒琛和墨使里两人已然坐下了。“坐,都坐,这里也没有旁的人了,不必拘泥于礼节。吴洋,你去外面弄点茶水来,再看看关照来了么?”
“是,老奴知道了。”吴洋领命而去。
不多时,后书房大门打开,关照阔步走了进来。“参见皇上。”
“嗯,不必多礼,起来吧。来,坐。”皇帝又转向墨寒琛和墨使里二人,“你们把那晚夜探太子府的事情跟关照一起说说吧,朕也来听听。”皇帝手中捧着茶盏,兴致勃勃地听着,那场面像极了一个吃瓜群众。
墨使里隐晦的嫌弃的看了一眼自己的父皇,都想看看自己父皇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搞清楚点,你儿子他想造反诶!你怎么能这样没心没肺地待着呢,真是,唉,算了,他早已习惯了自己父皇的不着调。
“那儿臣就来表述一二吧。那晚,儿臣与寒琛相约于工部尚书家的屋檐之上,我俩透过屋瓦缝隙,看见工部尚书正背着身子拿着一卷纸卷抄写东西,我与寒琛对视一眼,心想,这机会不就来了么,说时迟那时快,我一个突击猛刺,直接就进到了房间之中,而寒琛他...”墨使里正口若悬河中,皇帝也听得津津有味,关照皱着眉头打断了墨使里,“说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