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言下之意 (第1/2页)
次日清晨,荻浩早早起床,让元气七进七出,环游周身。实在是这段时间因为赶路而落下修炼,纵使不似以前那般滴滴点点都要做到,也该在熟知的地方循环罔顾。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修炼这事,更是如此。不修,便寸步不进。
自打离开颌晋国以来,荻浩修炼的重点早就转移到元气的修炼之上,元气却实是一种好东西,而能踏入一元附体炼体第三境的炼体者本就稀罕,故进入这一境界者的炼体者没有不重视元气的修炼,三境上的拼杀,比的就是元气的多少,比的就是操作元气熟练度的多少。
荻浩也曾试想过,以气破万法。那传说中的境界,无人可知,无人可晓,仅是流传民间的神话。却也让无数没有术法,修士天赋的武夫,趋之若鹜,能够靠自身一步一个脚印,拼出一片天地,更能让人自豪骄傲。
可他师傅说,元气是拿来辅助自身,说到底也算作身外之物,不要过度依靠。荻浩不解,元气明明是自身孕育出来的一种气,为何视为外物?
元气,乃由元精所化,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阴气与阳气,阴气主物质,阳气主功能,阴阳二气互相转化。则“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中元术一》之中明明白白写的,所证实的,元气是人体不可或缺的。
荻浩想不清楚师傅这句话是何意,目前所能理解的,元气多则强,少则弱。他自己是有着切身体会的。几个月以来,在生命禁区的山洞之中所吸收的自然之气慢慢转化为自身元气,荻浩觉得自己变得比之前更加强大了,如果再让自己和七品术士对战,败可能会败,但是不至于是惨败。
甚至自信点儿说,已有三成的胜算。当然不依靠外物来比拼,若是人人都有阿莉雅那种可以隐匿身形的宝贝,那就不用打了。双手举过头顶,投降便是。
之后的境界提升,简单来说就是元气的提升。可他师傅曾说过,体修之道,不知道被谁带偏了,所有人一股脑地跟着偏,没有一个走回头路的。也就造就了至今这样的局面,天底下,没有一个炼体五境的人出现。
荻浩也不认为自己是那个能突破到炼体五境的人,他的目标是达到师傅目前的境界,别只看仅仅是一个境界,其中的差别,不可言语。
不然满世界的四境体修。
路漫漫其修远兮,炼体没有捷径,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荻浩也算是体术修炼上的天才,出生虽然名贵,但是能吃得下这份苦,要不也配不上天才二字。
不过也因为境界提升过快,造成根基不稳,不扎实,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一个人在不管什么修炼体系的境界之上,要提升,一般走的是水到渠成的路子。也有那种,渠道天生就修筑好的,水来了,自然就提升了,压都压不住。
荻浩便是属于后者。
炼体方面的天赋,阿松利这样的大师,都自愧不如。话又说回来,若是让同样境界的阿松利和荻浩比试。
那败者,一定是荻浩,不管比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胜败一定是定局。
若是换一个说法,假如他们都是术士,同样境界,不管是几品术士,还是九品之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术士,或是更高层次的大术士,抑或是超凡入圣的圣术师,以及不存在的神术师。只要是相同境界,不靠外力,两者比拼,胜者,一定是荻浩。
术法比的就是天赋,体术比的是毅力。
所以,哪怕荻浩天赋再好,阿松利也会让荻浩不要过度依赖元气。阿松利始终视元气为身之外物。这可是一位炼体四境,炼元入魂的大师啊。
如果说,未来五十年之内,人类之中能出现一个炼体五境的奇人,那一定是阿松利。荻浩对此深信不疑。
但是他就没法做到师傅所说的那样,不过度依靠元气。没有元气,他连一匹孤狼都打不过,不是吹牛皮,他的铜皮铁骨,扛不住风狼那坚硬牙齿的撕咬。
一般情况下,一位炼体者在踏入炼体第一境界之后,身体之中便会产生一种气,元气,同时自身力量便会得到数倍的提升,五倍于常人的力量只是说大概水准。也有高的有低的。之后,每提升一个境界,自身力量便会是之前境界的五倍。也就是成倍增加。
列举一个规定数字,那就是平常人能举起一百斤的重物,那他荻浩也能举起五百斤。
若说力量,他五倍于常人的力量也不一定比得过称为妖物的风狼。
打不过风狼,只能说荻浩学艺不精。
按理来说,他目前的境界,光是自身力量,便是常人的一百二十五倍,大杀一只风狼绰绰有余。然而他的力量仅仅为常人五倍。原因是为何?那就是因为天生渠道定得太早,省去了他出力的时候,所以力量才不增长。
这也是为什么说在炼体同等境界中,荻浩会百分之百败给阿松利的原因。
荻浩也曾问过师傅,为什么自己的炼体和他不一样,见多识广的阿松利也说不出原因,最终师徒俩把问题归结到一处,都是那诅咒的缘故。
荻浩深以为然。
打过一套拳术,汗如雨下。武术对于荻浩来说,用处不大,活动身躯之用。与体修博弈,首先力量上便若人一等,若是想靠此等技巧取胜,那时痴人说梦。一力降十会这个词在体修当中屡见不鲜。
而与术士博弈,更没用处了,术士压根儿不会让体修近身。
磨炼技术对于荻浩来说,熟练掌握就行,精益求精这种事儿,是别人的,与他无关。
一番收拾,荻浩离开客栈,前往医馆,今天不是去完成任务,而是去给朴白还钱。
朴白与路透社早早地等待在医馆门口。一见到荻浩,路透社立即上前给这位年轻老爷嘘寒问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