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疲累湿寒 (第2/2页)
“若有其他人也想跟你换蒸饼,至少也不能低过我这个半师。”
他老人家教村里孩子读书几乎不收费,等到他年纪大了,放眼望去,村里没有哪家不承他的情。
这会儿他都发话了,就剩汪老太还是不太甘心,其余的都歇了那点儿占便宜的心。
半斤麦子不多,但愿意拿来换馒头的却没有。
因为一个馒头只能吃一顿,半斤麦子却能吃三顿,没人会比这些老人更会精打细算。
张氏看到汪老太眼里的怨,心里一紧。
本来就跟汪家关系不好,这回又让汪老太想起来之前的仇恨了,估计都算到一块去了。
“人多,谅她也不敢乱来!”张氏在心里记下来这件事。
但到底还是心里有个疙瘩,让宝珠离汪家远点,免得汪家欺她年幼动起手来。
“娘你放心,我有数的!”
宝珠没有乱走动,反而蹲在妇孺队伍里听着一群大小媳妇抱怨老天爷不长眼,抱怨路上劳累,休息时都用拳头锤腿,以缓解令人发疯的酸痛感。
秦大柱跟刘正平介绍了夏侯彦,说是张氏那边的远亲,又介绍了明心他们的身世。
反正张氏爹娘早死,大伯一家从没看过她,村里也不知道她有多少亲戚。
刘正平严肃的端着脸,“就是有一件事,必须要提前说好。”
“全村走在一起互相虽有照应但也难免有摩擦,所以为了方便各家一致决定粮食物资统一存放,集中点火煮饭。”
“上交粮食啊,行!”秦大柱答应的痛快。
这样做吃亏最大的是刘氏宗族,秦家当然没什么不愿意的。
但上交的只限粗粮,细粮都默认捏在自己手里,谁也不会交出去。
秦大柱交了抢救回来的几十斤麦,跟秦承志秦宏伟一起去青壮那边,领了充当武器的农具在周边巡逻。
未满十六的小孩(宏禄宏业宏康),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宏福)和伤患(夏侯彦)不用巡逻。
但夏侯彦即便抹黑了脸,尽量打扮的乡土,俊秀的外表也引得不少人问张氏他有没有定亲。
张氏哪里知道,只得呵呵笑了两声含糊过去,但这显然挡不住村民的八卦之心。
“宝珠你知道小夏跟谁定亲了不知道?”张壮媳妇眼里是熊熊的八卦之火,“要是没有定亲,我想给他介绍一个!”
“他定亲了,这两年就要完婚!”宝珠随口打发了她,跟张氏说了一声就去外围溜圈。
趁着没人,挖了大堆的土又用空间土填上,顺便把空间种着的姜也搬出来了。
挪了大概有一百多棵,估摸着差不多够了就停了手,打发明心去那边挖姜。
宝珠观察过了,村里都有酸痛乏力的症状,而老年人更伴随着风湿骨痛等。
拿一批姜对她来说只是动动手的事,村民身体变好利益更大。
“湿气太重,药包不方便拿出来,能驱寒祛湿又是本地就有的竟然就数姜最方便。”
此时还有一波人在讨论湿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