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不客气 (第2/2页)
酆都大帝代表的地府一方:要脸,希望事情在一定范围内可控;
卞城王代表的一方:认为毕焕无罪,想要死保他。
至于天庭和灵山的仙佛们,从他们退场时那般迅速来看,就知道他们根本不想趟这趟浑水。
所以整件事情可以简化为:林天宝投毒,究竟是不是毕焕所指使的。
原本这只是一个证明和证伪的问题,牵扯不到太多的东西,而酆都大帝和卞城王的诉求也不是完全互斥的。
但不清楚卞城王究竟是父爱如山,还是父爱如山体滑坡,竟然能做出在酆都城内买-凶-杀-人这种事情。
虽然还没有直接证据,但应无尘用脚趾头都能猜出来,就是卞城王做的。只不过他千算万全,没算到突然杀出个老乞丐来。
别说卞城王了,就连在城主府的时候,酆都大帝都表示过,不曾知道酆都竟有如此高手。
所以从那四个黑衣人出现在吕梁巷开始,卞城王就已经不可能独善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身了。
因为天庭和灵山的仙佛们,离开地府的时间是定死了的,不管是出于什么考虑,在此之前一定会出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也一定是二元性的——要么毕焕出事,对卞城王不利;要么案子不仅没破反倒多了一桩,对酆都大帝不利。
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应无尘虽然不能完全的置身事外,但只要摆正位置不偏不倚,那最后着急的,也许是酆都大帝,也许是卞城王,唯独不会是他。
可这却不符合应无尘的诉求,毕竟他跟卞城王之间不止这一个梁子,所以他需要下场帮卞城王一把。
没错,帮卞城王一把,将事情闹大。
届时不论是为了维护自身前途或是颜面,酆都大帝绝对会全力出手,他的雷霆一击不说直接打死卞城王,最少也能把他从卞城王的位置上锤下去。
不过这样做的劣势也十分明显:就是必然会令酆都大帝心神不满,甚至连同应无尘一起给“打包送走”。
但应无尘并不担心。
因为之前卞城王就说过让他帮忙找负屃一事,甚至还许诺了升任判官。
所以应无尘抽空的时候跟赑屃聊过,赑屃说负屃喜好文字,酆都大帝之前还让城里的书生帮忙写文章寻找过负屃,不过全都失败而终了,所以他才想着先抄两首《清平调》试试水。
不仅可以还了群玉院的人情;还能在酆都城的读书人群体中扬名;更能激发酆都大帝的找负屃的心思,让酆都大帝在针对自己的时候,能够投鼠忌器。
可谓是一举三得。
另外,酆都城内说话管用的,也不仅是那些官员,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们,同样占据着很重的一部分话语权的。再加上那些读书人,活着的时候就非常有主见,进了酆都城就更不会给官员们脸面。
而且读书人的特权地位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地府的平头百姓做个表率,让他们有生活下去的奔头,不至于在前途无亮的时候,全都涌进轮回司投胎。
否则酆都大帝治下无民,可就真成光杆司令了。
所以,基于以上种种因素,刚才应无尘在面对西明王时,才会有恃无恐。
而拉着泰煞谅事宫的西明王入场,也不过是他计划的第一步。
“卞城王啊卞城王。我这么落力的帮忙,你是不是得好好谢谢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