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反击序曲 (第2/2页)
而在场的来宾和那些地府方面的陪客,哪个不是人精一样的人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自然娴熟无比,对于应无尘的小动作,以及卞城王的反应,他们自然一个不落的全都看在了眼里。
甚至有一些敏锐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于是再次看向卞城王,只不过目光已经从探究变成了疑惑。
观音菩萨作为名号能在灵山都叫得响的大人物,观察力自然也是一绝。再加上她如今处于玄光阵中心的同时,也被应无尘的连番诘问,给拉进了舆论漩涡的中心,此时正面对着地府亿万生灵的注视。
所以她的精神高度集中,对身后应无尘的小动作也是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
于是她深深的看了一眼卞城王,然后很快就收回了目光,对着应无尘开始解释道:“佛,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
应无尘听见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你在说什么?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这应该是菩萨开始回答自己的问题了。
可是你这左一句觉这觉那,右一句知啥正啥的禅机,我也听不懂啊。
还有,菩萨你是不是少回答我一个问题?
虽然应无尘恨不得观音菩萨直接马上就超度了卞城王,但他也知道,现在可是不能再继续拱火了,否则自己也将吃不了兜着走,所以他并没有追问之前的那个问题,也就是观音菩萨念的佛是什么佛。
尽管应无尘自己也不清楚这个问题里到底有着什么样陷阱,以至于观音菩萨都讳莫如深,但既然人家避而不答,那肯定是有不回答的理由,否则难道是因为菩萨没听见那个问题?
可别开玩笑了,自己拢共问了三个问题,前一个后一个她都作答了,唯独中间的那个没说,那肯定是故意为之。既已如此,自己也就没必要刨根问底的让观音菩萨难堪,这才是聪明人之间的默契。
于是,应无尘抬手扯平了衣服上的褶皱,然后目光微微发散很快就恢复到正常状态,略作沉思后仍旧不死心的问道:“菩萨所言极是,可我想问的是,放下屠刀和立地成佛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所谓屠刀,指的是心口意三业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着。”观音菩萨对于应无尘见好就收的表现十分满意,于是又缓缓补充道:“放下屠刀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至于立地成佛则是佛祖劝慰世人,言改过为善之速也。”
她其实注意到了应无尘抚平衣角的动作,也知道这是因为心中紧张,而导致的下意识行为,所以更加肯定了心中的猜测——绝对是地府方面有人授意,所以他才会打断自己传经,而授意他的人,极有可能就是卞城王。
毕竟从头到尾这个鬼差只跟他有过交流。
虽然从卞城王的表现来看好像事前并不知情,可谁知道这是不是他早就设想好的应对之法?毕竟作为司掌的“大叫唤大地狱”的卞城王,整日里面对的无一不是心险面善、狡猾善辩的伪君子。所以他派人打断自己传经、干扰自己布道,随后又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简直不要太容易。
惹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还想要不沾因果?
可没那么容易。
观音菩萨隐隐意识到好像哪里并不通顺,但鉴于应无尘的命格,随时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同事兼未来上司,所以她并未纠结。
既然这是对方极力促成的一件事,自己卖个面子有何不可。
于是,她把目光缓缓瞟向卞城王,似是意有所指。
应无尘并不知道观音菩萨心中在想些什么,而是看她略带深意的瞟了眼卞城王后,就很自然的就认为,这是自己的计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的标志。
不过他却并没有就此打住,毕竟行百里者半九十,自己前面那么多的努力,可不能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况且根据峰终定律,自己也该在事件的最后再添上一把火,这样才能在观音菩萨心中埋下种子,强化她心中对卞城王的不满。
于是,应无尘装出一副进退失据欲言又止的模样,眼眸微微低垂盯着鞋尖儿,顺带着弄出了点动静。
观音大士察觉到之后,主动转头:“足下可还有不曾问出的疑惑?”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便又继续说道:“如若还有,那本座明日在此开坛,替此间百姓解惑,足下也可前来。”
言外之意就是,你的目的我已知晓,既是替别人做事,那就没必要卖死力,见好就收吧。否则...老娘明天就要反击了,而你也跑不了。
应无尘自然听出了画外音,但是不清楚对方为何要停顿,否则连着说下来才更符合对方的身份,不过他也没纠结,既然对方给了台阶,自己也不能再继续端着,否则就是不识抬举了。
于是他装作怯懦的样子,目光不自觉的飘向卞城王,等看到了对方的表情后,立刻慌张的收了回来,最终认命般的叹了口气道:“多些菩萨教诲,小子不会再有疑惑了。”
说完之后就抬脚往前走去,结果刚迈出一步就停住了,稍微犹豫了下就转身走到了洛晴的旁边,失魂落魄的缩在角落里一言不发。
洛晴看着他好像是被人丢弃的小狗一样的表情,并没有过去安慰他,而是恶寒的打了个哆嗦。
随后又目光怜悯的,看向了卞城王。
其实刚才发生的事情,明眼人稍微一琢磨就能想明白,尤其是应无尘前后的表现差距极大,很明显是在故意拉卞城王下水,可那又能怎样,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是否入局全凭当事人的本心。
如今再回过头看场中的观音菩萨、以及其他人的表情,显然都是怀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虽然对应无尘有所怀疑,但对卞城王,那可是实打实的质疑。
怀疑,是针对应无尘本人,不确定他的动机是什么,以及出于谁的授意才做出了这件事;
质疑,是针对这件事情本身,不确定地府方面到底要做什么。
但无论是怀疑还是质疑,交集都在卞城王。
尤其是应无尘最后那个慌张的眼神,还有那句模棱两可的“不再有疑惑了”,不仅是让场中的人疑窦丛生,就连收看表演的观众也是一头雾水。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再有是个什么鬼?
再加上他刚才状若无意的想要走向卞城王,但最后硬生生扭转方向,更是强化了众人的疑惑,并且释放出了一个缺口,让大家不得不去怀疑,他到底是下意识的行为,还是故意为之。以及在刚才那场突发的诘问中,卞城王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一念及此,洛晴再次远离了应无尘一点。这人好深沉的心机和谋算,竟然能把天庭和灵山两方人马的心思,全都拿捏在股掌之中,昆仑那边到底培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妖孽?
整件事情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应无尘可以说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因为对地府方面来说,是由应无尘出面打断了观音菩萨的传经布道,才避免了地府百姓被提前超度了的命运。无论是否得到了别人的授意,最终的结果也全都是因为他,才变得更为有利。所以只要是地府方面的官员,就一定会记着他的好。
而对于灵山方面来说,虽然错失了一个扩大信徒规模的绝佳机会,但在他们看来,这也是因为地府高层从中作祟的缘故,否则一个鬼差是绝无可能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至于究竟是由谁出面授意的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不会把这件事算到应无尘头上。因为无论是卞城王、还是酆都大帝、甚至是泰山府君授意的,都已经无所谓了,毕竟灵山和天庭的梁子,也不是结了一天两天了,双方根本不在乎再多一个疙瘩。
别说洛晴这样想了,就连跟卞城王交好的官员,私下里也悄声说道:“六殿下刚才的安排确实有欠妥当,虽然能交好天庭一系,但却不可避免的开罪灵山,甚至跟普陀山交恶,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卞城王闻言,连眼皮都懒得睁一下,更别提回答了。
他现在真恨不得浑身上下都长满了嘴,好能把这一身的骚给解释个清楚明白。
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所以尽管面对着三十几号人的注视,他有些若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但依旧没有言语。
应无尘悄悄猫在洛晴身后,他把卞城王的表现全都看在眼里,就在他心里盘算着再放一把火,顺便烤烤酆都大帝的时候,观音菩萨看了过来,应无尘赶忙恢复到之前的失魂落魄状态。
“菩萨还有什么吩咐?”
“······”观音菩萨看着他脸色急速变换的样子就有些无语,甚至她之前本就不太坚定的怀疑,瞬间土崩瓦解——刚才发生的一切,绝对是这个不起眼的鬼差谋划,甚至卞城王都是受害者。
“足下才是本次晚宴的核心人物,就这样把舞台交给本座,是否有些不妥?”
凸(艹皿艹)!
应无尘这才反应过来,刚才戏精上身浑然忘了现在晚宴还没结束呢。
大意了,没有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