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断了他们的后路 (第2/2页)
毕竟自己刚刚才把人家的儿子贬得一文不值。
朱文含笑地望着杨浩诚,随即意有所指地道:
“杨将军,朕知道你的意思,只不过朕问一句。”
“你身为武官,虽然不会读书识字,但是行军打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句话你应该不会否认吧?”
杨浩诚点了点头。
“这是自然。”
“所以令子不识大字,做不了文官,只能从军,那他什么都不懂,连兵法理论都不知,难不成朕要让千千万万的士兵,拿着命去让他学习吗?”
杨浩诚听到这话,脸色一白。
还想要继续辩解,但注意到一旁朱晓的目光,这才作罢。
朱文见杨浩诚不说话
了,回头看着满朝文武,认真地道:
“我知道众爱卿之中,也有不少不识字的存在,朕能够理解,毕竟那是很久以前了。”
“可如今大夏兴盛,正是培养有为之士的时候。”
“大夏需要一些新鲜的血液,来带动大夏的发展。”
“所以,朕要推行科举制!”
听到这里,诸多大臣都愣了一下。
这什么科举制,为何之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只要是大夏子民,皆可通过科举的方式入朝为官。”
“科举分为乡试,省试以及殿试。”
“前面两个,由地方的官员组织,进行严格的筛选,最后一个由朕亲自考核。”
朱文的这话,一下子惊起千层浪。
许多的大臣明白,陛下这是要断了自己让子女继承自己官职的后路啊!
就凭自己的那些子女,拿什么跟那些寒门子弟竞争?
“这个科举,整个过程,都会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督,如果有人徇私舞弊,那就革除官职,而且家族后辈三代之内,永不得入朝为官。”
朱文继续放着重磅炸弹。
当然有人欣喜有人忧。
此时韩若珑站在朱文的身边,望着他这豪气干云的模样,眼睛之中都在冒光了。
陛下这是在为万民
请愿。
实行这个科举制,那是给寒门子弟一个机会。
一个能够崛起的机会。
“陛下圣明!”
崔启明这个时候,也开始带头拥护朱文的决定。
而且不止是他,之前许多中立的大臣,也纷纷站到了朱文这边。
因为他们一直以来,不想跟韩振之流同流合污,也不想为只知道享乐的君主效力。
如今朱文展示出来的魄力,让他们认可了。
随着科举制的命令一下,朱文也没有继续给众多大臣施压。
想要削弱他们的权力,这要一步一步的来。
一口是吃不成大胖子的。
退朝之后,崔启明来到朱文的面前,有些为难地望着他。
“启禀陛下,今日您提及的世袭一事,我在想要不让小钰辞去都统的职务,这样也可以堵住悠悠之口。”
朱文忍不住的笑了笑,拍了拍崔启明的肩膀道:
“崔爱卿,朕今日提及世袭,只是为了引出科举制而已。”
“你不必多虑。”
“只要科举制实行起来,朝堂之上的面貌,都会焕然一新。”
崔启明这才放下心来。
“现在真正该着急的人可不是你,而是那些家族势力雄厚的。”
“毕竟朕断了他们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