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浮生梦 第27章 隐秘之殇 (第1/2页)
不知不觉间暮色已经降临,夕阳将云彩的弧度勾勒出来,渲染得如一片片私彩斑斓的锦缎。夏侯纾三人喝了茶、吃了糕点,看了杂技表演,又找了家馆子吃了晚饭,便心满意足的打道回府。
夏侯翎很久没有玩得这般快活了,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路上都在追问夏侯纾什么时候再带他出来玩,尤其是她说的那个厨艺比府中大厨还好的神秘所在,他光是想想就心动不已。
夏侯纾就给他讲落月坊的几样拿手菜,馋得夏侯翎直咽口水。
下了马车,一行人刚进东偏门,夏侯翎脚下突然就停住了,方才的活泼与喜悦也瞬间一扫而尽,换上了一脸的担忧和害怕,甚至连身体都有些微微颤抖。
夏侯纾以为他是馋了,便笑着调侃道:“我竟不知道你还是个小馋猫呢。不过听到好吃的也不至于惊讶成这样吧?”
夏侯纾说完,方看到夏侯翎惨白的脸色,脸上的笑意也瞬间凝固。她顺着夏侯翎的视线抬首往前望去,便看到进门处的假山前,郭连璧领着三五个随身伺候的仆妇等在那里,表情极为凝重。
夏侯纾瞬间明白夏侯翎在害怕什么了。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
夏侯纾用力地握紧了夏侯翎的手,企图以此安抚他。然后她拉他径直走到郭连璧面前,大大方方的行了晚辈礼。
“三叔母。”
夏侯翎也跟在后面喊了声“母亲”,却是声若蚊蝇。
夏侯纾有点诧异,目光不由得瞥了夏侯翎一眼。她有时候也会顾及自己母亲的威严,但那只是不想被责罚,或者说不想让母亲担心和失望。而夏侯翎看郭连璧的眼神,更像是发自内心的恐惧和惊慌,丝毫不像一个儿子面对母亲该有的反应。
郭连璧出身浔州郭氏,而浔州郭氏在当地是有名的书香世家,家风优良,子嗣也都温恭谦让、宽厚仁慈。可这些美好的词汇,与夏侯纾心中的三叔母却都不沾边。
郭连璧冷冷地看着他们姐弟之间的小动作,直到夏侯纾在行礼时放开了夏侯翎的手,她才觉得自己那一颗被揪出了褶皱的心渐渐松散,恢复成平整的模样。
郭连璧仿佛没有看到夏侯纾,目光直接越过她落在夏侯翎身上。她将儿子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之后,心里又开始不平衡。
为什么平日在自己面前唯唯诺诺,连笑容都吝啬的儿子,会在他人面前如此放松?
偏偏这个人还是她最不喜欢的夏侯纾!
郭连璧越想越气,越想越觉得自己的付出不值得。
当年越国公府老夫人请了官媒不远千里去浔州郭家提亲,几乎所有人都说越国公府的三公子温文儒雅,擅文不擅武,乃是良配。而且以郭家的家世和地位,他们能与越国公府结亲,那是他们几辈子修来的福气。郭连璧也没有多想,便依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带着丰厚的嫁妆满心欢喜地嫁了过来。
岂料夏侯泽此人虽然性情温和,待人体贴,但他并非传言中那般康健,还有胎里带来的羸弱。她嫁过来不过几年光阴,夏侯泽便撒手人寰,留下他们孤儿寡母守在这冷冷清清的深宅大院。
从嫁进越国公府到现在,郭连璧苦守了十余年,她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丈夫和儿子。现在他们一个永远的走了,连音容相貌都逐渐模糊了,只留下一块冷冰冰的牌匾,另一个也在试图脱离她的掌控……
她究竟做错了什么?换来这样的结果?
她对他们尽心尽力,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郭连璧极力压制住心中腾腾烧起的不甘和怒火,冷冷道:“翎儿,想来你是觉得自己长大了,翅膀硬了,就不需要为娘了,更不用听从为娘的话了,便敢甩开服侍的人私自出府了。”
“母亲,我……”夏侯翎一张脸憋得通红。他的目光在母亲和堂姐之间来回流转,急得额头上冒起了细细的汗珠。他想为自己辩解,告诉母亲自己只是跟着堂姐出去逛了逛,并未惹是生非,也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可是他又觉得舌头却又像被什么扣住了一样,到口的话就被生生咽了下去。
想起白天对堂姐的承诺,他很是愧疚。可是面对母亲哀伤的脸,他又不忍心说出半句违逆的话来。
夏侯纾明白夏侯翎内心的挣扎与不忍,也不怪他出尔反尔不讲义气。于是她冲着郭连璧俏皮的笑了笑,语气诚恳道:“三叔母莫怪翎儿。今日魏夫子家中突发急事告了假,翎儿本来是要回霞飞院的,是我自作主张带着他出去逛了逛。不过三叔母放心,我们身边有人跟着,绝对没有惹是生非,也没有让翎儿受罪。您瞧,我这会儿正要送他回去呢,赶巧就遇上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