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考核 (第2/2页)
晚上宋拂晓就把自己的主意给沈云湛说了一下,让他去搜集一下那几个人做过的事情,不可能没有出过错,顺便查查这舆论风向背后的人究竟是什么人。
第二天是考核的时候,来真来了不少的人。
之前同知府的胥吏总共十来人,这次沈云湛放出消息要扩招,要二十个人,这次直接来了一两百人,看到沈云湛都惊呆了。
不过心中也很高兴,这么多人,他就不信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胥吏人数虽多,但在身份上与“官”始终有严格的分野,通常也难有身份转换的通道,原因很简单,如果胥吏可以轻松“转正”为“官”,那么也就没有人愿意点灯熬夜寒窗苦读了,出于维护察举制、科举制的权威,胥吏无论资格多老、能力多强,始终只能是胥吏。
比如,县政府的正式官员大县不过四、五位,小县只有两、三位,但胥吏通常少的数十人、多则数百人。
县级政府里除知县等“朝廷命官”外,还有典吏、捕快、驿承、杂役等胥吏,州级政府里的胥吏有医学、阴阳学、僧道官及各衙署的皂隶、马快、步快、禁卒、门子、仵作、粮差等,朝廷各衙门中胥吏的人数也很多,遍布中央六部及其他衙署。
这些人“位卑而言高,禄薄而谋大”,不仅掌握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关节,离开他们信息和命令都无法通畅,而且他们久居权力的要冲,对各种事务拥有广泛的发言权,可以影响甚至左右上级的决策。
胥吏的位置空缺,这些人摩拳擦掌。
而且这位沈大人身边没什么追随者,这对他们来说可是大大的机会摆在面前,不少人都在心里面嘲弄之前不听话的人,不过心中也很感激他们,要不是他们作死,哪能给他们提供这些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