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马首是瞻 (第2/2页)
他道:“据斥候来报,燕军的大营防备并不严密,不如我军轻装前进,找个机会偷营,就算不能一举击溃敌军,烧毁他们的攻城器械,也可以迟滞他们的进攻。”
陈浮生却立即驳斥道:“燕军人数太多,而且士气不错,我军即使突袭也很难一举击溃燕军,一旦燕军回过神来,派轻骑一人双马的追我们,这一马平川,我们很难跑掉。”
“这也是我不断地派人打探,刻意与燕军主力保持距离的原因。”
其实陈浮生还没说完,他觉得燕军骑兵的速度比梁军骑兵的速度要快,单兵的素质也要高,毕竟人家生下来就开始学习骑射,总比到了壮年才开始学的人要精一些。所以对付燕军必须要有步兵大阵作为后盾,或者有牢固的军寨,这样打不过还可以跑。
不然在平原上和燕军进入追逐战,那就是自取灭亡。
不过总的来说梁国的骑兵还是在进步,像先帝之时,梁国刚刚建立,天下经历了几十年的混战,民生凋敝,百姓都还没有饭吃,哪里有钱喂马,所以尽管当时的骑兵经历过血战,训练有素,可是数量太少,在国内还可以称雄,与燕国没有可比性。
后来到了武德皇帝登记之后,国家进入了二十年的和平发展时期,慢慢的国家开始富足,尽管骑兵耗费巨大,可是朝廷有的是钱粮,就疯狂的砸钱,不断地扩充骑兵的规模。
现在梁军的骑兵数量虽然比不上燕国,但也是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加上梁军步兵强悍,所以军队的整体实力已经是天下最强的了,因此才有了诸国合攻梁国的事件。
吴审正觉得很有道理,听了微微点头,陷入沉思,他旁边的其他武将也是开始议论起来。
陈浮生的这些部下来源很是复杂,特别是骑兵基本只有吴审正是老班底,其他人都是临时抽调来的,以前大家互相都不认识,加上陈浮生又很年轻,没什么资历,所以他刚开始很担心不能服众。
不过好在他有自己的一众兄弟支持,加上朝廷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所以补充来的士兵和将领都不是一个地方的,有的是原先驻扎在地方上的禁军,有的则是厢军,大家也是相互不熟悉,这样就避免了报团的现象。
而且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处,陈浮生自认为还没有出过什么差错,所有的计划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大家还是对他的权威不敢蔑视,军令的施行也没什么障碍。
陈浮生等大家议论了一会儿,就正色道:“我军而今别无选择,只有尽力拖住燕军,只要他们攻城,我等就只能冒险去他们后方骚扰。”
说着他又道:“现在是国家生死存亡之际,燕军强大,我军数量又少,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能硬拼;但是如果并州被破,我等无法向朝廷和大梁百姓交代... ...到了关键时刻,还望各位竭尽全力,殊死一搏,如此才能上对得起皇恩,下对得起百姓。”
吴审正立刻道:“为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敌军有了足够的粮食,主动权已经在他们手里了,不过无论任何时候,我等必定唯将军马首是瞻,至死不渝!”
其他将领听了,也纷纷抱拳道:“唯陈将军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