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王妃将出 (第2/2页)
然而李世民尚未开腔,李治却是忽的站了起来,对着李世民道,“父皇,刚才儿臣听罢沧月公主一诗,心中十分钦佩,若是沧月公主能当场作诗一首,定然是绝世佳作,望父皇能应允沧月公主所请。”
说着,李治对着李世民接连拜了三拜。
李世民闻言皱眉,但他既已将话说到这个份上,李世民自是不好拒绝,当即看了看李恪后,对着吐蕃公主道:“公主这便请吧。”
李恪对着李世民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而后退到一旁,静心等候吐蕃公主作诗。
只见吐蕃公主转身走到大殿门口,在门口驻足一会儿这才走回殿中,而后吟道:“薄云笼月弄轻阴,试与诗工略宫深。蠢蠢杨柳摆风线,茸茸碧草掩山门。园林深寂撩幽恨,灯火通明恼暗身。芳意曾几寒约住,天应知有惜花人。”
吐蕃公主吟罢,转身便看向正坐在一旁喝酒的李愔。那楚楚目光便似有千种风情也无人与说的惆怅和可怜,而李愔便成了她目光中唯一可见的光点,正驱使着她不断的为之靠近。
一时间,整个大殿中都安静了下来,便是众人的呼吸也暗自屏息,纵是一根绣花针落地的声音只怕也能弄出巨大响动。
吐蕃公主这首诗无意是在幽怨无人识花,惜花,而她这目光却是说明了一切。那便是李愔就是她所中意惜花之人。
李世民当然知道李愔乃是跟在李恪屁股后面长大的,见状也是不语。
而李愔却是兀自不觉,仍是自顾自的端起酒杯,正往嘴中倒去。
当他感到不对劲的时候才发现殿中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在了自己身上,便是一旁的李恪也不例外。
然而在李恪眼中,此时却是不断的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李愔有些不知所措,但他还是瞬间便明白了过来,当即站起身来道:“公主殿下.......”
可是不等他说完,一旁的李恪却是抢先道:“公主此诗当真幽怨长恨,正写出了此时姑娘心中的那一抹不可言不可说的情绪。”
“不过女儿家的心思,本王实在不愿琢磨......这样吧,让本王王妃也附诗一首,如何?”
说着,李恪转身看向李世民,躬身道:“还望父皇允准。”
李世民如何不知李恪此举何意,当即点头道:“王妃与沧月公主同为闺中姑娘,心境自是不相上下。也好,王妃便作诗一首吧,也让朕瞧瞧高句丽公主的能耐。”
李世民对于李恪与韦名美雪的事向来没有过多提及,只是去年这时候曾宣召两人提过一回,此后再也没有多言。
此时李恪让韦名美雪来与这个沧月公主斗诗,想来也是为了给大唐争面子,他自是乐于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