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李义府的提示 (第2/2页)
“殿下此刻,是否更加怀疑杜大人了?”
李义府试探性问到。
经过长安走私一案,李义府自己也感觉杜如晦是在利用李恪,而李恪越发的怀疑杜如晦的动机与目的,必是在情理之中。
谁知李恪却是摇头。
“从我高句丽与你说要接手兵部衙门,成为大唐第一权臣的时候,我便怀疑杜如晦了。”
“后来发生的这些事只是佐证了我的怀疑而已。”
“谈不上更加。”
李恪的声音略显无奈。
曾几何时,他对杜如晦当真信任无比。
可是经过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事,李恪才发现,自己信任是何等的可笑与可悲。
他用一个现代人的观念来看待这时代里的故事,却不料被故事选中,深深疼痛。
“殿下,我以为啊,只是以为。”
“我以为杜大人或许并没有殿下想的那般不堪。”
“他或许只是为了更加稳妥的调查清楚当年的真相。”
“毕竟他是兵部尚书,他若是当真那什么的话,必定牵连甚广,甚至包括你,所以现在这般利用你,我看来,却也有些要与你撇清干系的意思。”
李义府的话音落下,李恪脸上神色不由一怔。
“你的意思是,他这般利用我,其实就是为了在李世民面前表示出疏远我?”
李恪当然明白李义府这话里的深意。
杜如晦若是想调查当年的真相,那就必定会与皇室为敌。
而他身为兵部尚书,一旦与皇室为敌,那牵连的范围将会极广。
无论是当初李恪出使高句丽,还是后来李恪出使扶桑,亦或者是长安走私案,杜如晦似乎都在利用李恪。
而这种利用,也给了李世民一种暗示,那就是他与李恪的关系只停留在利用上面。
当然,介于李恪的身份,他不得不在某些时候表现出对李恪的特别关心,以此来向李世民证明自己并非对李恪毫不在意。
但归根结底,他的这种利用还是让李世民放松了警惕,以至于在长安走私案中,毫不保留的相信了他,从而让李恪脱离了危险。
所以他的这种利用,是否正如李义府所言,当真只是在李世民面前制造一种迷雾?
“我也说不太清楚,但我总觉得院长对你和对其他人不大一样。”
这是李义府的真心话。
当初他留在李恪身边便是杜如晦的意思。
而杜如晦让他尽心竭力的保护李恪,这却是他从未见过的。
在杜如晦的世界里,还从未有人如此让他关心。
除了李恪。
“或许吧。”
“我也希望他的这种利用只是出于我的保护,但如果要我享受这种利用,我却还是办不到。”
李恪的脑子里装的毕竟是一个现代人的观念,若是让他享受这种被利用,那他就可以被断定有受虐倾向。
可是李恪没有。
他更希望杜如晦通过一种开诚布公的方式来达成目的,而不是这种利用。
这种利用只会加剧他对杜如晦的怀疑。
一路无话,马车缓缓来到兵部衙门的门前。
望着“兵部衙门”三个大字,李恪的心神平静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