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十万两银子 (第2/2页)
正如当初李恪与李义府说的那样,七州之中的烂账乃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一旦李恪在接手七州的时候不查明,等到李泰利用这些烂账对付李恪,那他将很难招架。
这就好比是一个定时炸弹放在了李恪的咯吱窝,李泰只要瞅准时机摁下开关即可。
李恪好不容易接手七州,岂会任由这么大一个定时炸弹藏在自己身上?
房玄龄闻言,这才恍然点头。
七州账目繁复,各种生意来来往往纵横交错,其中管理和经营这些生意和产业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李恪若是什么也不知道就接手了七州,那无异于给了李泰巨大的机会。
“你想如何开始?”
既然这十万两不知去向的银子是个由头,那如何开始清理七州烂账和剔除李泰安插的人呢?
“别急,一步步来。”
“我这不是还没接手七州么。”
说着,李恪起身,示意可以走了。
一直未曾说话的长孙无忌到现在也还是没有开腔,只是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看上去颇为欣慰。
李恪修改账目的事他是知道的,而且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既然无法到李恪接手七州,那他所能做的,只有尽可能的帮助李恪更为妥当和安稳的接手七州。
他一开始的想法也是抛砖引玉,利用账目中的一些细微漏洞将整个七州烂账彻底查清。
所以当李恪要修改账目的时候,他当即应允。
难得与李恪达成意见一致,他自然很是欣慰。
三人来到御书房,向李世民禀报今日清点账目的结果。
“如何?”
李世民正准备去用晚膳,瞧得他们三人联袂而来,当即微微抬眼,好似看出了些许不对劲。
“陛下,儿臣查的七州账目中有一笔十万两的银子不知去向,在没查清楚此事之前,儿臣恐怕不能接手七州。”
现在,轮到李恪不想接手七州了。
这明摆着有个巨大的窟窿,傻子才会接手。
李世民闻言,眉头不由微皱,当即看向房玄龄。
他知道,房玄龄是管账的好手。
“回陛下,的确有这回事。”
“这十万两银子原属于平州香料坊,但七州的账目上并无记录,还需进一步查实。”
钱是哪儿来的,问题出在哪儿,房玄龄一句话便说明了。
房玄龄虽是户部侍郎,但户部大小事基本都由他做主。
他既然都这么说了,那这件事肯定是没跑了。
“平州香料坊...”
“十万两银子...”
“可不是一笔小钱。”
李世民似在喃喃自语,片刻后扭头看向长孙无忌。
“国库可有平州香料坊的记录?”
既然是七州账目和监察院的账目不一样,那国库当有记录才是。
李世民不假思索,直接对着长孙无忌问到。
“回陛下,国库的记录中,平州香料坊去年并无十万两以上的开支,香料坊总管李飞卿上报的账目中也未提及这十万两银子。”
长孙无忌面不改色,“据实以报。”
听到这里,李世民脸色微微一沉,目光霎时间变得锐利无比。
李飞卿。
李靖的亲侄子,武功不怎么样,但经商颇有道,掌管平州香料坊以来,所得利润一年比一年多,深得李泰信赖。
难道是他偷偷瞒报了十万两银子?
“陛下,此事虽小,但事关七州,还请陛下详查。”
这时,李恪适时出声,敲定了调查叶飞卿的香料坊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