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不超过三个 (第2/2页)
“那位不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但她也知道,陛下这回调李治北上,注定是要将李治调回长安的。”
“李泰的下场谁都看得到,那位对李治又兄妹情深,自然想让他多攒点战功,就算以后当真有什么不测,至少也不会落得人头落地的下场。”
杜如晦语气平和的分析到,似乎他早就对后宫里的那人有所猜疑,只是刚刚才从王公公这里得到证实。
“所以她就给李治出主意,让李治调几个老将北上,一方面是希望彻底掌控边军,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在对高句丽作战时能够得心应手。”
“但那位实在不擅长搞阴谋,她这么三言两语的给李治送信,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来。”
“只是李治还以为陛下有意让他大展拳脚。”
李恪若无其事的笑着,心道当初第一次见那位的时候,差点被那碗白米饭撑死,现在回想起来,那位久居深宫,只怕对外面的形势判断有所误解,不然何至于让人盛那么大一碗白米饭给自己?
“你今天的表现也不错,至少没有引起陛下更多的怀疑。”
杜如晦忽的转过头,脸上笑意更浓。
李恪最近在长安并不平静,但却进攻请求北上领兵攻打高句丽。
这本就是不合理的事。
幸亏他用西市街的刺杀作为借口,居然合情合理,就连李世民都没看出什么破绽。
但杜如晦却是知道,李恪的真正用意并非请旨北上,而是请旨严令辽东不得与高句丽大战。
李世民给杜如晦的那道秘旨,才是李恪今日真正所得。
“这不是多亏了杜大人?若无大人帮腔,只怕父皇不会下这道旨意。”
“何以见得?”
杜如晦扭头问到。
“父皇调李治北上,除了要借此调他回长安外 ,其实也有要考验他的意思。”
“李泰这么多年经营才能与太子斗得旗鼓相当,若李治急功近利没看透父皇的意思而大举进攻高句丽,那他也就没有回京的必要了。”
“所以父皇一直以来都没有下明旨给李治,用意便在此。”
李恪其实可以任由李治大举进攻高句丽的。
如此一来,李世民必然不会让他回京。
毕竟连这么简单的形势都看不明白的人,回来了也没资格与太子相争。
但李恪不愿看到两国生灵涂炭。
最为关键的是,高句丽泉盖苏文已经表明了态度,甚至用重兵囤于边境来向李恪传达友好的信息,他岂能视而不见?
所以他宁愿冒风险进攻请旨,也不愿让李治当真对高句丽动手。
一旦高句丽战败,李治顶多不能回京,李恪顶多少了一个明争暗斗的敌手,但也会因此而彻底失去高句丽这个最为重要的盟友。
相较之下,他更在意的是高句丽这个盟友。
至于李治...
他连李泰都能扳倒,遑论一个在长安毫无经营的李治?
“你倒是看得明白。”
“可陛下还是下旨了。”
杜如晦有些高兴,最近他很少如此高兴,今日之事可谓让他感到十分的顺心。
“不过今日之事你也还需警惕,西市街刺杀一事并非如此简单。”
“李愔只是用来迷惑你的假象,我会着手去调查,但你也要小心谨慎。”
杜如晦叮嘱到,脸上神色微微一变,显得格外的关心。
李恪闻言不由点头,但却并未应声。
“我已经帮你试探过了,不是陛下的意思。”
“除了陛下外,在这长安内能有如此巨大的能量的人,不超过三个。”
杜如晦话音一转,却又忽的变得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