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本王以大唐王爷的名义... (第2/2页)
无奈之下李恪只得发表公开讲话。
“诸位,本王此次微服出巡为的就是查看民生,整治官吏。”
“本王知道诸位在韩文元的管治下都受苦了,但本王保证,以后,从今以后,本王绝不会再让此等奸恶之辈为官!”
“本王以大唐王爷的名义发誓,从今以后,绝不!”
自己的臣子作了恶,认错是必然的。
只不过他身为王爷,自然不能正儿八经的认错。
此一番体恤也算是给足了在场百姓的面子,一时间所有百姓齐呼王爷千岁。
李恪心中甚为愧疚,急忙让大家起身。
而后与众人打成一片,详细询问扬州民生。
李义府耀与邹无起见状,皆是耸肩,让身后的楚王府亲卫去处理韩文元,而后找地方给李恪落脚。
李恪在扬州待了三日,详细考察了一番当地的民生后这才继续启程。
从扬州一路向北,经十日,抵达登州。
他知道,李世民此次派他出来巡查,其实不是为什么狗屁整顿吏治,这件事李恪老早就提出过方案,但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说到底还是当前的官员制度存在问题,跟他提出的方案没有任何关系。
想要彻底的整顿吏治,就必须重新制定相关的官员制度。
而李世民此次派他微服出巡的目的,除了要把他支离长安外,更重要的就是要他北上,实地考察一番辽东与高句丽,靺鞨的边界。
所以李世民才会在旨意上故意说到让李恪南下。
而让李恪北上考察边境的原因则更为简单。
高句丽与靺鞨沆瀣一气,竟趁人不备偷袭辽东,此事虽了,议和已定,但大唐泱泱华夏,号称上国。他李世民更是被世人尊称天可汗,千古一帝,岂能咽的下这口气?
之前就准备了远征高句丽,此次趁着高句丽与靺鞨退兵,李恪正好实地考察一番,为日后的远征做准备。
登州港口。
李义府好不容易找了一条商船,正打算告诉李恪,谁知李恪却是沿着海岸,像是漫无目的的朝前走去。
他急忙跟了上去。
“殿下......”
“本王考察的这些日子,实际民生你也看到了,这些富庶的地方,紧靠长安,外有海岸,内有江湖,交通阡陌,四通八达,可百姓吃不饱的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还是穿不暖。”
“这海患官实在害人不浅啊。”
其实,李世民之前也不是没想过清剿海患,但目前条件还不成熟,李世民自然也不能盲目从事。
李恪心中了然,只能一叹。
李义府闻声,忙安慰道:“殿下,此情此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扬州,登州各地百姓深受贪官荼毒,而今得殿下根除,日后生活必定好起来的,殿下不必为此担忧。”
“只海患之事事关重大,若无绝对的海防线,海患只怕无法根除啊。”
他跟随李恪多年,早已学得一眼洞察本质的本事,自然知晓海防线的重要性。
李恪闻言点头,长叹一声后这才转身准备上船。
可就在这时,迎面却跑来了一个小少年,看上去不过七八岁的年纪,皮肤黝黑,身上穿着一件尽是补丁的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