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明修栈道 (第2/2页)
“这是何用意?”
李愔一脸的懵然。
只听李恪道:“此事朝廷上下都盯着我们兄弟俩,想让我们兄弟俩出丑的人不在少数,想搞垮我们兄弟俩的也大有人在,既然遇到了此事,那不如趁此机会看看到底有谁在暗中我们使绊子。”
原来,李恪是打算借此事来摸清楚朝堂之上的派系,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站在李泰和李治一边。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道密旨也可以检验出江南道各州县的外官与长安到底存在多少联系。
之前李恪在整顿吏治的时候,就曾发现过这个问题。
外官与京官串联者甚多,导致朝廷之中的派系之间存在很多利益往来。
李世民一直想解决这件事,可奈何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办法,毕竟当官儿这种事在这个年代,很多时候都是出自于利益勾连。
若李世民大刀阔斧的进行吏治改革,那也只会损伤原本就尚未健全的朝廷机构的筋骨。
甚至重创天下士子为官一任的上进行与积极性。
所以这件事便一拖再拖,直至今日。
李恪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打算先从江南道开始,趁着而今局势纷杂且要紧,试探一番。
李愔明白了他的用意,当即连连点头称是。
不过他还是有点担心。
“父皇都没敢干这事儿,咱们要是干了,会不会抢了父皇的风头?”
“再说了,而今辽东危急,父皇又远在波斯,就算朝中有人想作乱,也不会如此明目张胆吧?这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吗?”
他的意思是,现在作乱太过明显,被人察觉的可能性很大。
一旦为天下人所知,那犯上作乱之人基本上不会得到任何人的支持。
毕竟现在全国上下的百姓对朝廷还是很信任的。
“作乱倒不至于,我就是想看看李泰和李治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反正你先下一道密旨,剩下的事都交给我来。”
李恪想了想,确定没有遗漏,这才赶紧让李愔去办。
而当李愔走后,柴令武从侧门出来,朝着李恪一拜道:“殿下是打算对魏王和晋王出手了吗?”
李恪摇了摇头,并未说话。
只听柴令武道:“当此时刻,人人自危,魏王与晋王若是有夺嫡之念,想必不会让殿下如愿以偿。”
“在下实不知殿下如何搞来粮食支援辽东,一旦此事搞砸了,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柴令武虽然表面上仍旧是太子的人,但他实际上还是跟着李恪的。
一旦李恪失势,他的处境也不会好到哪儿去,故此有所担心。
可谁知李恪却是不以为意的问道:“太子呢?他那边有什么想法没有?”
柴令武瘪嘴摇头:“太子身在东宫多年,一直为圣人所拘束,手底下能用的人您也清楚,他若是有法子,早就说了。”
这倒也是,经过这几个月的禁足,李承乾在朝堂之上的声望一落千丈,还能甘心为他卖命的,实在少之又少。
可李恪倒并未觉得之前所作的一切过分,反倒以为之前的那些事于李承乾而言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若李承乾能懂得教训,明白民生为重,天下为重,那他自然乐见其成。
可若李承乾仍旧不以为然,那他也不介意让东宫太子这个位置换一个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