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破釜沉舟 (第2/2页)
“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乃大破章邯王离军。”崔促用史记的原文回答道,话刚一出口,便愣住了。
破釜沉舟!?
那今日的这场大火……大火刚刚烧起,大王就定计攻打高昌,难道是早有筹谋?
“这……我……”崔促一脸惊讶,不敢置信的指了指被扑灭的火场与李恪军帐的方向。
他立即站起身,想要离开军帐,却被卫文斌当场拦住。
只见卫文斌严肃的问道:“汝要去哪?”
崔促道:“去问问大王。”
“知之何益?”卫文斌拉住崔促的手,正色道:“非是某故作老吏之态,只是此事,汝不当于此时询问大王。”
“为何?”崔促不解的问道。
“自古恃才而死者不可胜数,汝此刻去问大王,难道不是逼着大王杀你吗?”卫文斌解释道,自从崔促入吴王门下始,他就对崔促格外看中,有意将他培养成接替自己的信任司马。
“这……”崔促游移不定,实在拿不定主意。
良久,他恭敬地下拜,顿首问道:“当此之际,促当如何为之?”
“睡觉。”卫文斌正色以对。
睡觉?
崔促愣住了,怎么会是睡觉?
自己可是吴王的心腹,难道不能参与进去吗?
“君不密则失其臣,臣不密当失其身。”卫文斌说道,见崔促一脸不相信,便沉声说道:“汝可知,何为杀人灭口?”
崔促一脸骇然,大王怎么可能是如此狠辣的人?
大王仁德清白的贤名,海内皆知,士人赞誉,怎么可能有如此狠辣的举动?
卫文斌将崔促的表现收入眼中,不用崔促开口,他就知道崔促心中想的是什么。
于是,他主动说道:“陛下宽仁否?”
“自然是宽仁。”崔促回答道,陛下自从登基以来,与民休息,不兴宫室,劝课农桑,安抚黎庶,乃是仁君之典范,自然是宽仁。
卫文斌直直盯着崔促眼睛,问道:“那陛下是如何继位的?”
“玄武门……”崔促话说一半,忽然醒悟,不再继续说下去。
“陛下宽仁至此,天下赞誉,犹屠戮兄弟,逼迫君父,大王乃是陛下爱子,定然有此决断。”
卫文斌叹了口气,大王如此决绝,想来此后争夺皇位,又是一场血腥厮杀。
恐怕又要兄弟阋墙,血溅禁中。
“可是……”崔促仍旧有些不死心,身为吴王府的录事参军,他很想参与到这些密谋当中。
“睡觉!”卫文斌重重的吹灭蜡烛,扭过身子蒙上头。
在卫文斌的推测中,李恪的谋划,迄今为止知道的人还不到一掌之数,甚至很有可能,只有四人知道。
陛下、大王、苏定方、马周。
密谋之事,不可外泄,就算猜到,也要装作不知道。
若是当初玄武门之时,有人猜出秦王之举,敢直奔秦王面前坦言吗?
敢不敢赌秦王会不会杀人灭口?
风雪渐渐停息,听着军帐外越来越缓的风声,卫文斌却睡不着了。
可是他身边的催促,不到半刻便昏睡过去,鼾声震天。
“年轻人呐……想的少些也好,总不至于到了某的年纪,头发掉光。”卫文斌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自己稀疏的头顶,深深的摇了摇头。
脱发,是每个中年男人的烦恼。
然而对于祖传脱发的卫文斌而言,这个问题已经伴随了他二十年。
看着营帐中四散的发丝,卫文斌愈发难以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