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HF不分 (第1/2页)
残疾人康复中心的院长很配合,找来了何士安每次来做康复训练时的护理阿姨。
问她何士安平时跟谁走得比较近,她说有几次看到他和一个男人在交流。
“个子挺高的,三十岁上下,绑着小辫子,戴眼镜,有时候蹲着,有时候坐在花园的草地上,跟何先生有说有笑的。”
康复中心的其他几个医生和护士也有印象,多方努力,拼凑出了这样一个形象来。
他们都以为那个人是何士安的朋友或者亲属,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只听何先生喊他老福。”
除了职工之外,想要进入康复中心主楼是需要登记身份信息的。访客簿上却没有名字里带福字的人,想来也是,如果这个嫌疑人是有意识要对何士安犯罪,肯定会注意不留下自己的信息。
许书白提问了,“问问院长,什么情况下,不用登记身份就能进入?”
那边远程连线,很快有了答复。“院长说,康复中心平时会开放一些护理课程,供残疾人亲属过来学习。院方会给这些家属办一个进入证,这样就不用每次都登记那么麻烦了。”
“这张进入证录入的信息是残疾人本人还是其亲属?”
“录入信息是残疾人本人。”
“进入证有期限吗?”
“什么意思?”院长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这个证件上有规定失效的日期吗?”
“没有,都是统一的。”
“也就是说,如果拿几年前的进入证也是可以通过的。”
“是的。”
许书白当即要求,把所有办过这个长期进入证的残疾人资料都发过来。
虽然这涉及到病人隐私,但现在办案要紧,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谋杀案这么简单了,院长还是很快把五百多份病人资料整理发了过来。
于是今天的会议内容就变成了筛查资料。
要快速找出目标,只能根据推测及掌握到的嫌疑人特征,一层层缩小范围。
许书白先让大家找出Fu姓病人的资料,有人忍不住问了,“福,Fu,富、付、符、伏,万一这个人的姓是胡编的呢?”
“我认为是真的可能性更大。”许书白分析,“如果要编个姓氏,出于惯性,通常会选择常见姓氏更多一些。但是‘Fu’是一个少见姓,先找找吧,不行的话再想其他办法。”
大家忙活了一上午,找出了名单中一共52份Fu姓病人,年龄范围在28-74岁之间,根据嫌疑人年龄30岁和身高一米八左右的条件,如果残疾患者是他父亲,那么年纪应该在50岁以上,身高一米七以上,再加上粤省户口,有6位Fu姓患者符合条件。
如果残疾患者是嫌疑人的兄弟姐妹,那么年龄就应该在20-40岁之间,符合条件的人有7位。
堆积如山的资料搞得大家都很头大,有人哀叹一声,“那万一患者是嫌疑人的母亲或者妻子,就不姓Fu了,符合条件的人选有一大把,难道还要一个一个上门问?”
许书白朝说话的人冷冷一笑,“你是第一天当刑警吗?你以为推理就是耍酷,不用整理资料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