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扬名天下 (第2/2页)
陈风忍不住摇头笑笑。
俱往矣。
其实直到现在,陈风才真正有一种微妙笃定的感觉。
——剑已配妥,少侠,可以仗剑下山,独自行走江湖了!
距离剪彩仪式,已经过去整整三天。
陈风感觉像是高潮过后的一哆嗦,迅速进入贤者模式,开始变得无聊起来。
公司的日常运行,需要时间的沉淀。
商业的进程,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供应商和供应链体系在建立,正在探索出成熟的模式。
网络平台还在开发,预计开发周期至少还需要两个月。
各种人才的配备已经搭建起骨架,但血肉和毛细血管,还需要填充。
公司还在储备能量的阶段,还没进入爆发期。
这些都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堂堂一个这么大的董事长,没必要过问这些细节。
老江已经稳如狗。
这三天,陈风依次把褚瑾瑜、官窈窕、苏青柠,分别叫进办公室,训了训话儿。
办公室。
不一样的体验。
尤其是高层。
普通开车是开车,这里开车像开飞车。
就是有点费腰。
至于虞美人,家族要开前半年总结大会,被召回港岛开大会了。
一到开会时,就给自己发羞羞的短信,简直不知廉耻。
陈风都懒得说她。
还是回来拿小鞭子抽吧。
闲下来的时候。
陈风也在思考,自己下一步,该往哪儿走。
美业平台,是自己的下限,是保底。
但自己的上限,是巅峰。
从觉醒系统到现在,如今回想起来,陈风觉得瞎折腾了不少。
比如
入股卢德友的公司。
再比如,入股徐妍的公司。
直到遇到阚峰,买了大楼,再遇到老江,成立平台,才算是真正上道。
但,以前的虽是瞎折腾,却不是白折腾。
人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
在那时的当下,自己做的每个决定,都一定是最符合那时现实情况的决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如果自己没有入股卢德友,大概率,不会和蒋震华产生交集,也自然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
物理学上有“无用功”的理论。
但人生和事业没有。
每一步的“无用功”,其实都是“有用功”。
第一个阶段走到现在,算是奠基。
已经完成。
成功进阶“筑基修士”。
现在,基础有了。
经验,教训,总结,感悟,都有了,该进入下一个阶段。
而进入下一个阶段前,陈风没有一开始那么急躁了,学会了五个字——谋定而后动。
第二个阶段,陈风愿把它称之为“扬名。”
名声是什么?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陈风自己得出一个自觉精准的解释。
——名声,是社交货币。
而且往往比现实货币,更加好用,价值更高。
甚至可以重复使用。
甚至还可以随时间增值。
正如那些千古文人,王侯将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不过是青史留名。
自己现在已经过了闷声发大财的阶段,也不需要闷声发大财。
现在要做的,就是扬名。
这个思路王校长是用过的。
从一开始在微博上撕哔,营造他自己“屌丝之王”人设,再到怒怼各路网红,再到荣膺娱乐圈纪检委
等等举动。
或许有心血来潮的成分,但背后也一定有深意思量。
后来,他直播和电竞业务能起势,就是“名声”+“资本”这两架马车。
只不过,他这个扬名,玩得并不高级。
而自己要做的,是用同样的客观核心逻辑,来玩出不一样的花。
因为,自己比他,更有钱。
陈风也想以后泡妞的时候,只说一句话就够了:“你好,我是陈风。”
对于扬名的策略,陈风也仔细考虑过。
娱乐圈作品路线,投资电影,电视剧,或者其它。
明星经纪路线,以大咖娱乐为阵地,从网红到明星,开启买人模式,捡到篮子里就是菜。
喜剧,另辟蹊径的路线,以“脱口秀”这种形式为主,以资本催动,把行业迅速催熟。
这是前段时间,让自己起心动念过的三个思路。
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思路的三个切入点。
把这些想明白了,陈风顿觉念头通达,开始“泉水指挥官”模式。
先给徐妍发消息。
“婚离完了没有?”
“离完了就快点回来上班,一堆事儿等着你做呢。”
徐妍:
老板人均周扒皮!
“陈总,最多一个礼拜,肯定搞定!他再不离,我砍死他!”
陈风回复:“那你加油,这边建议刀用剪刀,剪掉重点部位就可以了。”
徐妍:“(哭笑)(哭笑)”。
大咖娱乐原本的办公场地,环境并不是很好。
因为网红孵化、网络直播,有网就行,对场地的要求并不高,地域偏僻一些也没问题。
现在也开始陆续往瑞信大厦这边搬。
因为网红+带货+宣传,还是能够形成协同效应的。
至于那边的房租,都小钱,到期不再续约也就是了。
确定徐妍。
陈风翻开通讯录,再找唐小星。
“想好了没有?什么时候给我讲故事?”
唐小星很快回复:“(可怜)(大哭)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