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纸上谈兵 (第2/2页)
陈风没有阻拦的意思。
她这才解开安全带,下车。
如释重负。
却也如履薄冰。
如走钢丝。
如站在悬崖边上。
“走啦,回见,唐姑娘。”
副驾驶旁的车窗玻璃降下,陈风淡淡说道,然后一脚油门,驱车离开。
唐小星站在原地,沉默了好一会儿。
紧紧攥着拳头。
白皙、纤细而修长的手指,因为用力,手背上的青筋微凸。
重新戴好口罩,她深深吸口气,恢复那种生人勿进的高冷气场,走出停车场。
唐姑娘?
姑你奶奶个腿腿哦!
炸了。
这波炸了啊。
怎么搞?
回去的路上,陈风还忍不住在想。
倒不是想唐小星背后的故事。
猜也猜不到。
不过应该很快就会知道了。
这会儿主要想的是,自己泡妞功力下降了。
以前都是当天直接完成全垒打的。
效率贼高。
现在
好吧。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认识的女人,层次越来越高了。
这同样符合马斯洛需求说。
等钱到达一定数字后,财富能够带来的情感刺激直线下降,阈值不断提升。
当然,钱不至于无用。
但其它方面的东西,也是需要考量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钱还不够。
比如,到了杰克马,或者比尔盖茨那个程度,就会发现,金钱的吸引力,它又回来了。
它是一条往返波动的曲线。
第二天。
晨跑过后来到天鹅堡,陈风找蒋震华临时开个小会。
主要聊的话题是——我们美业平台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娱乐圈会有多大的重合度?
以及是否需要提前布局?
这个话题,蒋震华有些吃惊。
平心而论,他还真没想到这个领域。
主要是手中可用牌数量的问题。
在他看来,二十五亿,能把平台做起来,差不多已经是极限。
再去跨界,去寻求另外一个领域的合作可能,那是另外一个维度上的事情。
此时此刻。
他第一次感觉到,陈风的格局和手笔,有着要超过自己的趋势。
当然,原因还是——有钱,就是任性。
“如果我们能有一家自己的娱乐公司,那肯定是如虎添翼。”
“不管是明星代言,还是广告植入,甚至定制综艺,电视剧,电影,都可以做到相辅相承。”
“但,成本是最重要的问题,价格会不会太高?”
“而且,这一块,一定要和平台分开运营。”
蒋震华站在纯粹客观的角度分析。
美业和娱乐圈,天然具备合作的基因。
只是,娱乐圈水太深,他真的不懂。
真要想做大,所投入的资源和资金,不亚于现在做的平台。
陈风的态度是——
“不要管投入的问题,只需要考虑方向和执行,还是那句话,钱管够。”
就很霸气。
有这个态度打底,蒋震华开始进入熟悉的思维模式。
纸上谈兵。
进行头脑风暴和逻辑推演,提出了一些设想和方案。
娱乐公司,不管是明星,还是所产生的一切文艺作品,本质上都可以属于“流量入口。”
而美业平台,本质上属于电商平台。
前者可以为后者提供流量。
后者可以为前者提供变现。
在平台发展的初期,明星可以为平台带来引流,形成消费者信任背书。
在平台发展的后期,可以反哺明星,实现商业价值的双赢。
在执行上的区别则是——
平台必须要做大。
平台不大,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就活不下去。
但娱乐公司,可以丰俭由人。
娱乐公司,核心资源是人,是作品,是项目制的集合。
有钱有资源的话,就做吧。
他分析的,和陈风想的差不多。
于是,陈风又给徐妍打个电话,把她喊过来。
M机构,是新媒体时代的娱乐公司。
网红经纪,本质上和明星经纪没什么区别。
网红圈,可以说是娱乐圈的新手村。
而二者之间的界限,也在逐渐趋向模糊。
尤其是一些头部的主播的收入,即便放在整个娱乐圈,也是相当能打的。
大咖娱乐这家公司,已经运营好几年,有一定的基础,作为切入点,陈风认为是可行的。
其实
当初在购买这家公司股份时,并没有想这么多。
只是随手花钱。
反正也没用多少钱。
但现在,却是无心插柳的用上了。
只能说,功不唐捐。
中午饭前。
徐妍过来了。
这才几天不见,陈风发现,她似乎憔悴许多。
原本光鲜照人、优雅温润的少妇,现在脸色却显得并不太好看。
即便化了精致的妆,也无法完全掩饰黑眼圈和疲惫感。
“怎么了,徐总?”
“发生了什么?”
没聊公事。
陈风先关心私人。
“没事,就是最近有点失眠。”
看到蒋震华在场,徐妍没有说太多,简单敷衍过去。
陈风看了她一眼,也没多说别的。
吃过饭。
陈风提出让大咖娱乐走出网红新手村,涉足明星经纪业务的想法,并提出自己可以增资,然后询问徐妍的意见。
按照陈风对她的了解来说,觉得她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更何况,出钱的还是自己。
但,让陈风意外的是,徐妍支支吾吾半天,竟然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