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吉星高照 > 第0285章裂痕初现

第0285章裂痕初现 (第1/2页)

姚长青把周素素的《东州市第68中学机动车管理规定》改了两遍之后,才在下午召开了校务会。要知道,这《规定》要是按照周素素的意思原封不动地通过的话,那肯定会直接触动了某些同志的既得利益,造成了不必要的内耗和矛盾。但如果不制定这样的规定,贾明的做法也的确让人感到不收敛收敛,学校的财政虽然不会被他吃垮,但一个月2000多的油票,再加上停车费、保险费摊薄、过路过桥费,养一辆车3000多也实在太贵了。自己这辆普桑,一个月什么费用都加起来,也不过1000多一点,一个副校长这第一个月就3000多,实在说不过去。他贾明是不当学校的家,不知道珍惜学校的柴米油盐啊!至于苏进波,倒还不用太多考虑,毕竟,他办食堂,这油钱也在成本里,也能找地方出了,其实说白了,这个规定出台,就是遏制金杯面包已经存在和潜在可能继续加大的费用——养车不是养情人,而应该少投入多回报。

姚长青和周素素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学校其他中层以上的老师都已经坐好。姚长青坐到属于他的沙发前坐下,看了看大家,轻松地说:“看大家的神情,七天的假期都过得不错呀!”众人呵呵地笑着,表情也轻松自在,只有贾明好像勉强挤出笑容,笑得比较假。

姚长青说:“又上班了,大家需要把心收一收。期中考试也快到了,我们也要争取好的成绩,当然我不看重这个,我只关心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初三中考的成绩和在全市中学的排名,但我知道,每一次全市统考,都有排名,都是最终中考成绩一定程度上的反映,所以也要重视。我和方校长全力抓初三,这寄托着我们学校发展的希望;贾校长、赵主任和钟主任重点靠初二,既要探索德育创新,看能不能找到一条以德育促智育的新路子、新方法,如果能够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与做法,我看就可以在全校推开,很难想像一个整天光知道打架、勒索的学生学习成绩能够提上来;董校长和方主任抓初一,两位都是很认真的同志,配合也很默契,我完全相信,你们能够让我们学校后继有人,新一届的学生也能在未来的中考中成绩斐然。当然,我强调中考,不是说我不重视素质教育,学生应该全面发展,但如果一个学生连高一级学校都考不上去,只能进入职业高中学习,那他还怎样全面发展?还有没有全面发展的机会?”

众人点头。董梅晚说:“我是教学出身的,看到姚校长这么重视教学,我真地非常开心。没得说,我和淑娟一定能够密切配合,让初一的学生养成好习惯,也锻炼初一的老师们尽快成长成才。”姚长青微笑着说:“董校长果然是认真的人啊!”大家都呵呵地笑了,董梅有些羞涩,粉面绯红,这小女人的味道让姚长青心里怦然一动——这是一种完全有别于妻子苗芊芊和情人刘媚的另一种可爱。

贾明说:“虽然我重点抓全校的德育,抓学校的校办工厂,但既然我重点靠在初二,我一刻也没有放松。一年的时间,说快也很快,明年就是初三了。跟着姚校长,我都被激发了一种想干一番事业的情怀。正像姚校长所说,学生千好万好,学生的成绩最重要!学生学习不好,上级会认为我们这些学校的干部没本事,家长们更是会骂娘,人家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教不好学生,教不好人家这唯一的孩子,耽搁了人家孩子的前程,人家会骂这个学校一辈子。我代表小赵、小钟在这里表个态:初二一定抓好,如果可能,明年我还要争取抓初三,把这个初二年级一直带到毕业。”

姚长青赞许地点了点头:“贾校长说得好啊!在座的各位,贾校长最年长,是我们在座的大哥。连贾校长都充满豪情,我们这些年纪比他小的同志,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把各自分管的做好?学校好,大家发展的机会才会更多!为什么东州5中那么多教导主任、副校长一个接一个地被提拔到别的学校干校长,就是因为学校好!我的前任杨校长,不就是原来东州5中的教导主任、副校长吗?所以,我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把68中也发展成为像东州5中一样的品牌名校,那个时候,我相信市局的领导一定会看到大家的辛苦和成绩,我也相信,我们在座的各位有很多也将提拔起来,做副校长或者到别的学校任校长!社会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和业绩!我姚长青愿意给我们在座的各位提供最好的发展平台,只要你们好了,这也是我这个做校长的光荣。”

姚长青的话真地把在座的许多人说得热血沸腾。这个时候,姚长青把话题一转,说起另外一件事:“今天上午,周主席和我说起学校车辆管理的事情,周主席的有些看法还是很有见地的。作为学校的车辆,就应该多为学校的工作需要出点力,同时还要尽可能降低车辆的各种费用。我就让周主席拟了一个车辆管理使用的规定,这是一个讨论稿,现在周主席发给大家,一人一份,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我们讨论讨论。”

周素素把打印好了的10份规定,每人发了一份。场面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大家都低头看这规定。姚长青对于规定是烂熟于心,他只是简单地扫了一遍,主要把目光投向了贾明和苏进波。

周素素说:“大家先看着,我简单解释一下。学校现在有3辆公车,普桑、金杯和长安,应该说,这三辆车在使用管理上还有不少的漏洞。今天,姚校长让我拟这个规定,就是来弥补这些漏洞,使车辆能够更好地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费用。”

方圆读完了规定,心里明白了,这哪里是周素素的意思,完全是姚校长的意思呀!这周素素,的确傻得可以,被姚校长当棋子用,还把自己当个人物呢!今天听钟雪提过,贾明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开着金杯,在周六和周日,拉着家里人,几乎走遍了整个清江省,看来,姚校长也是准备纠正这个不好的现象了。我现在绝对不能乱讲话,这里也没有我讲话的份儿,我就虚心地向姚校长学习,怎样处理与学校老师特别是助手们有联系的棘手问题吧。

没有人说话,场面冷清得像在审判庭。周素素说:“看来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吧。如果没有,那从今天开始就要按照这个规定来执行了。”方圆注意到,贾明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但很快就恢复原状,面色如常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姚长青也感觉气氛不太好,这是这几个月来学校开校务会最严肃的一次。姚长青心里隐隐地有些担忧,担心班子不团结太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学校工作的部署与推进。看看苏进波和贾明,都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看看其他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态。怎么办?得找个人领领路,光靠周素素一个人肯定不行。

姚长青把目光又扫视全场,决定先让方圆说。姚长青微笑着说:“大家都讨论讨论吧。方圆,我刚才看你读得很认真,有什么建议或看法,说出来,大家议一议嘛!”

方圆心里“咯噔忽”一下,抬头一看,嘿,全在看着自己。怎么说?周素素的意思肯定是姚长青的意思,否定了周素素的规定初稿,就是间接否定校长;肯定周素素的规定初稿,那肯定要得罪贾明甚至包括苏进波。这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都不是人哪!特别是贾明那两道目光,直直地射过来,好像就在看自己的表态,这让方圆更加清楚,其实周素素拟的这个规定,直接影响的就是贾明。方圆记起了孔子田对自己讲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良好工作环境的营造与工作成绩一样重要,必须尽最大可能与周边和工作、生活有关的领导、同事、同行及其他相关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最大可能的支持,至少是不能让他们在背后使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现阶段取得的成绩在学校、在教育系统是比较突出的,在得到领导重视、同事羡慕之外,嫉妒与中伤也会接踵而来。或许这些嫉妒与中伤不会造成质的影响,但尽量减少发展与进步的对立面,对于一个想进步的青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协调与沟通的过程,其实也是锻炼人的心智、提高人的阅历、增强人的适应性的过程,不毛躁,不害怕,同时也不退缩。”想起了岳父的教导,方圆清楚自己现在应该说些什么了。

方圆说:“校长,我觉得这个规定非常有必要。我提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抛砖引玉,也不一定对。”

众人的目光更是朝着这个方向集中了,大家都在看方圆怎样表态。方淑娟的心也跟着揪起来: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乱说话呀!方淑娟偷偷地看了看周围,发现姚长青是面带微笑,一脸的期待;周素素是跃跃欲试,正准备接砖接话;贾明和苏进波也目不转睛,大概是在看方圆的“狗嘴”里能吐出什么“象牙”。方淑娟更加担心起来。

方圆说:“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在奔小康,我们许多老师的家庭也都富裕起来,许多老师的老公都开了大公司,所以许多老师有车也很正常。而且,我预计,未来几年,我们学校的私家车也将越来越多,如果让老师们把车都停在学校外面,显然不也现实,如果都停在学校里面乱七八糟地摆放,恐怕也不合适。所以,我刚才读了周主席写的这个规定,里面对私家车的管理也提出了意见,我个人认为,这是很及时的,也是很必要的。我补充一点,就是学校能不能选择一片合适的区域,既不影响学生操场活动和上体育课,也不影响教师办公,进行划线管理,一辆车一个位置,必须停在线内。可以空出一部分车位,将来再有老师买车,那还能继续有序摆放。这就是我的看法,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领导们指正。”

方淑娟是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得很精彩,提的建议也的确是这个规定里还不完善的地方。姚长青感慨:这孔子田真是特别优秀的启蒙老师啊,方圆这才跟了孔子田几个月,方圆说话就达到这样的水平,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前途不可限量!但这的确是有耍滑头的嫌疑,支持这个规定,但不具体说明怎么支持,倒是提出了车位管理这样非核心问题,虽然有道理,也是在回避矛盾啊!姚长青知道这是方圆不愿意涉及这公车管理,想想自己,何尝不是怕得罪人,拿周素素这个人当挡箭牌,让她打头炮。见方圆说完,姚长青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周主席,小方说的,很有道理嘛,可以考虑把他的合理化建议补充到规定里。”

周素素说:“好的。”但心里已经把方圆骂了好几回:真是个大滑头,明明知道贾明开着公车、烧着公油到处旅游,而且这几天自己还找了很多老师说了这事,包括教导处的梁萍,相信方圆也应该听说了,但他却不站在正义和公正的立场上,为学校说句话。周素素开口道:“刚才小方谈的是关于老师们私家车的停放问题,对于学校公车的管理,大家还有什么建议?”

贾明嘴角微微上翘,冷眼看世界:这不明摆着针对我吗?不就是开着车到周边几个城市旅游观光了几次吗?姚长青也这么做了,苏进波估计也这么做了,看你们怎么说,如果这件事不能公平处理好,那我还要是跟信任我、爱护我的副局长领导说说,凭什么呀?

这细微的表情变化都看在姚长青的眼里,他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没办法,这规矩是一定要订的,什么事都要有个度,对于实在不自觉的人,超过了这个度,该约束还是要约束的,该得罪那也没有办法只能得罪,毕竟68中学是我当家,学校财政空了,是我这个校长着急,做副校长的可能不但不会着急,甚至会幸灾乐祸呢!

姚长青决定还是让贾明表表态的好,于是说:“董校长,你谈谈?”董梅看了看姚长青,又看看大家,说:“最近我听到老师们议论,说我们学校有一辆公车,一到双休日就出了东州市,什么丽水、金华、绍兴、宁海、衢州,全逛了一个遍,老师们说,如果个人旅游都需要由学校拿钱的话,那老师们也应该双休日出去旅游旅游,回来后拿各种票据报销就是。我听了以后,感到很惊奇,又问了几个老师,没想到大家都知道,倒是我这个双休日和十一黄金周在家看孩子的副校长什么都不知道。我觉得,这的确不好,学校再富,这钱应该花在学校发展上,应该花在老师身上,改善办公条件也好,给老师们发点福利也好,这钱是大家的,不是某一个人的。”

一直很平静的贾明这个时候脸色变得阴沉难看起来。周素素立刻接了董梅的话:“是啊!领导班子的每一个同志,都应该有榜样意识、领先意识,如果开着公车、烧着公油、拿着公费报销的过路过桥费去干私人的事,比如逛商场,比如旅游观光,的确在每一个老师那里也说不过去。”

贾明的脸色更难看了。苏进波看明白了,这是在说贾明,但自己也拉着老婆孩子、父亲母亲,在东州市周边的几个县小范围地游了游,听说姚校长也拉着老婆孩子出去了一趟。但自己和姚长青跟贾明不一样,自己不需要走学校的帐,不需要校长签字更不需要花校长的钱,有人就给办了,虽然这最终商户是不会吃亏的一定要把这钱给收回来,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但毕竟不需要学校操心。姚长青是一把手,自己给自己签字,不需要告诉任何第二个人,只有会计和自己知道,别人问起来也不会告诉别人,这是工作纪律。正愁不知道怎么报答姚长青的知遇之恩,现在好了,以后要是姚长青不方便报销那些过路过桥费,那我主动给他用校外帐处理了,不正是报答他的好机会吗?

姚长青默默地看着贾明,知道一个直率的女人加上一个小心眼儿的女人的话,真地戳痛了贾明的神经,现在,是时候了,该让他表表态了。姚长青不动声色,平和地说:“贾校长,你是不是也该说说,你怎么看周主席草拟的这个规定?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吗?”

贾明能说什么呢?贾明觉得自己,虽然烧公油开车去旅游,但是每天接送学校中层们上班下班,也全部免费,这份辛劳谁都不曾记得,就看到自己开车旅游了。真是些狼心狗肺!不用说了,看人家方圆,即便面对姚长青的诱导,也是回避不谈,这董梅和周素素两个傻瓜,被姚长青当枪使,还不明白,真是愚蠢之极!姚长青啊姚长青,没有想到,才刚刚当了几个月校长,才让我贾明开了一个月的车、当了一个月的免费司机,就开始要收拾我了。哼,没那么容易!贾明说:“据我所知,姚校长在十一也开着车拉着老婆孩子去杭江市旅游,钱塘江、富春江、西湖的景致都不错啊!我的态度很简单,只要姚校长不报销这些费用,我贾明也一样能做到。”

嘿,将军哪!姚长青淡淡一笑:“贾校长,本来这些费用我也没有准备报销。我们今天谈论的今后学校的三辆车应该如何更好的管理,不是对一件具体的事做什么评论。我的意思是,贾校长觉得这个机动车管理规定是否有必要制订,是否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方圆既为姚长青的精彩回答感到钦佩,同时也感到莫名的担忧:看来,这一次车辆管理的新政策,将会给学校干部的团结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啊!以后的学校班子,恐怕不会像现在之前那样和谐一心了。

贾明说:“没问题,姚校长不报销,我贾明当然也不会报销。”心里却像被刀割了一下,疼得真淌血啊!今天上午交给姚长青的报销单据可是3000多元哪!要是全部都由自己来承担,今天晚上老婆还不把自己骂死?前面都信誓旦旦地说,没问题,由学校报销好了,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