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秦立的演奏 (第2/2页)
虽然在座的各位,没有人听过这首失传的曲子,但是,他们听完了秦立的演奏,一个个都认定了一个事实。
这就是《百鸟朝凤》本来的面目。
而研究《百鸟朝凤》大半辈子的冯修教授更是双目流下了眼泪,布满皱纹的脸上,每一个快肌肉都在颤抖起来。
就是这个味啊!
他追寻了一辈子,就是为了让唢呐能有这股味道,这股专属于华国人的味道。
大俗即大雅。
这首曲子乍一听其实就跟那些街头表演差不多,但是,细细品味的时候,却能发现非常多的精巧设计,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事实上,这就是唢呐的特点,唢呐这个乐器,不像琴,也不像琵琶,不受那些高雅文士的青睐,这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乐器,红白喜事得有唢呐演奏,这乐器,能从一个人出生,吹到一个人去世。
所以,唢呐吹奏出来的声音,总是会带着点“俗气”。
然而俗到极致,俗到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里面的情感的时候,这本身也就成为了雅致。
老教授冯修老泪纵横,一副此生无悔的表情,而老领导老张则是用力地捶打着大腿,想着这次回家肯定要把自己的唢呐拿出来好好吹奏一下。
秦立的表演还没有结束,他看着台下的一张张面庞,吹奏并没有停下。
他们的表情无比的满足,这里可是音乐学院,而学生可都是音乐专业,还有那些专修此道的老师,这幅表情就好像是吃饭的时候,吃到了极致美味一般。
对他们这些专修音乐的人来说,音乐就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他们的体内,铭刻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如同吃饭喝水一般,属于是生活必需品。
露出此番表情,足以说明这次的演奏是多么的完美,他们已经彻底折服于秦立的实力了。
而秦立看着他们的表情,心中萌生出一个想法。
唢呐音乐因为名曲《百鸟朝凤》的缺失,这些年来不温不火,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
而要想让唢呐音乐再次伟大,可不是单单一首曲子就能搞定一切的。
需要更多的人来学习唢呐,甚至……学习传统音乐。
所以,秦立很想拍摄一部电影,一部讲述唢呐音乐的电影,向全华国,全世界的人介绍一下这门独特的乐器,让更多的人知道唢呐的存在。
唢呐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就此没落,秦立也想稍微做点什么,所以就想到了拍电影,这是最干脆直接的方法。
电影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百鸟朝凤》。
不过,这件事还得缓缓推进,毕竟他身上也有不少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