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噩耗 (第1/2页)
“主公,真要将这些人安置在贼捕当中。”肖飞话音一转,腾腾杀意再度升起。
“不将他们安置在贼捕当中,又如何安置?”李云义反问。
这些军士不从号令,却又杀不得。不说如今青州人力匮乏,便是为了人心,这些人可以严惩,却不能波及太广。
武老三的法子看似更好用,却薄情了一些,不符合他李云义的身份,性子。
于是,将这些人安置在各县,充为贼捕,并不显得寡恩,也能叫这些人继续介于兵民之间,只能为他效力。
“末将只是担心,这些人对使君心有不满。”肖飞见李云义这般说了,一时间也无甚好的法子,只能将自己的担忧全盘托出。
见到肖飞脸上难以消散的警惕之色,李云义摇摇头道:“朱虚高密淳于昌都夷安黔陬,这六县将募集三千贼捕,每一县将置县尉一名,统五百人。你所忧心的淳于黄巾除去武老三的人马,剩下千把人掺进去,就什么都不剩了。”
“主公英明。”
肖飞眼前一亮,立马心领神会,激动道:“如此一来,这些人非但不能为祸一方,还得为咱们效力,维护地方治安。”
“对。”
李云义微微颔首,心中却有一个不能说的想法。
他将这些黄巾分置各处,担心的不是他们聚在一起,会生出事端。而是如今各地县城当中的贼捕仍旧是大汉的小吏,新补充进去的军士,未必是那些小吏的对手。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掌控一地大权的并非是官老爷,而是这些根植地方的小吏。他们欺上瞒下,身份低微,没有上升的途径,便将心思一昧的放在如何捞钱上面。
眼下青州人口损失不计其数,李云义对于掌控一县县令无法真正控制,让他们俯首听令。但这些更贴近社会底层的小吏,他却想要掌握在手中。
单纯填充军士,对眼下来说远远不够。这些黄巾当中未必没有正直之人,会起一个监督的作用,搅乱这潭浑水,好叫效力有能够从地方一步步往上爬。
人妻曹能够靠寒门对抗士族,他李云义也做得。
......
淳于城门不复之前的松懈,处处都戒备森严。
刚刚加入汉军的黄巾们心中忐忑,不自觉的开始模仿身边汉军所做,将腰杆挺得笔直,将目光远远落在城外一队队军士上面。
昨夜发生的事情可大可小,被当众鞭打的汉军让他们心中凄凄,割掉头发的使君李云义并一众军官更叫他们不敢胡作非为。
“来了来了!”
有人低语,经提醒之后,他们举目远眺,只见地平线上,一辆辆大车被人力推动,正朝着淳于城缓缓驶来。
“直娘贼,这下司马俱变成死马了。”负责此处城门的军侯暗骂了一句,与有荣焉的抬起脑袋,看向直抵城门的李云义一行,脸上更是欢喜。
绵延数月的战事几乎摧毁了他们的精神,让每一个从朱虚走出来的老兵都疲惫不堪。
偏偏他们也知道军情如火,个个都将自己当成了主人翁,将这一座座城池当做是自家的。
他们心中相家,却更想等到击败司马俱之后,在荣归故里。
“使君,太史司马手书。”
他领着一人,见到李云义之后,便将书信递了上去。
来人虎背熊腰,见到李云义便行了大礼:“使君,俺们快撑不下去了,还请使君救援俺们。”
李云义还未拆开书信,心中便咯噔一下。他对南边局势了解不多,却也知道自己所遭受的暴雨,伤病员,太史慈也是一个不落的经受住了。
现在太史慈派人求援,李云义并不意外。他咯噔的真正原因是在太史慈这般铁打的汉子,究竟遭遇了什么,才会向自己求援。
“入城。”李云义略微思考后,将太史慈的书信揣进怀中,一声命令下,领着一队人马就此入城。
“走吧。”肖飞勒住战马,看了一眼信使,不免笑道:“我家主公已经入城,为的就是寻找一处安静的地方,问清楚南边发生了什么,才好出兵南下。”
那信使听到这话,连连作揖,赶紧跟了上去。
入城前行不过百步,李云义已经翻身下马,进入县衙当中。
眼下淳于刚刚平定,武老三张浪领兵北上昌都,淳于城中兵力再度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地步。
单从自保来说,淳于自然无忧。此前司马俱入城靠的是人心,而非攻城,城墙城门一切安好,根本不是司马俱能够打破的。
可要出城作战,又要维护城中稳定,李云义却无甚把握。
他在淳于城中受降二千七百余人,又在城外降服四千余人的运粮队。将近七千人的队伍现在对大汉并无忠诚,时刻都能生乱。
而他身边的人却只有七百。
如此大的兵力差距,李云因能够威压一切,靠的并非是武力,而是他长久打造出来的朱虚汉军。
大汉最重声望,朱虚汉军仁义之名早早地就打出去了,数次释放俘虏,让俘虏解甲归田的举动在朱虚内部不免有人在暗处讥讽嘲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