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病了? (第2/2页)
凡是匠人在大明的地位都不太高。
而且,他们的职责是世袭的。
在大明曾经出过许多的什么什么匠。
这些都是世袭的传承下来,有的人家,是专门给宫中送女儿的,有的人家是专门的侍卫的。
要命的是,万一某一代没有女儿出现,他们一家子就惨了。
这些辈辈相传的职业,哪里是那么好继承的?
君不见,后期的大明多少兵从屯田逃走?
这种世袭的职业,没有任何的危机感,可也有危机感。
朱林暗道,他得改变这一点啊!不然,难保大明的未来会不会发生,不会打仗的军人这种事情。
朱林摸了摸下巴,想起后世的训练方法,或许,他可以在自己的侍卫身上先试试,不是说,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吗?
他依旧记得,后世有一个国家曾经对清朝末年的国人进行过身体检查。
在那种鸦.片遍地的时候,十个中.国人至少有九个是符合他们国家军队标准的。
因为这个结论,使得后来那个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入侵。
后来,那些惨烈的战争也无一不在说明这些。
朱林想,现在的大明应该算得上是民风彪悍,说不定侍卫队会给他更多的惊喜。
一心两用,朱林边听着管事介绍,边想着之后训练的事情。
突然顿住了脚,他的眼睛里有些惊讶。
现在的大明造船,实在是有点儿粗制滥造。
不过,也明显。
距离永乐年间,足足有五六十年的功夫,大明的造船术不可能永远不发展的。
“我有些想法。”
朱林看着船工说。
船工心里紧张。
他算得上是这里的管事了。
除了年纪大以外,他还是这里造船最多的老匠人。
因此很受大家的推崇,人称一句姜老。
可现在,他心里却是不知所措。
毕竟,朝廷的人会怎么做,能不能让他们小命得到存活。
朱林简单的说了说自己的设想,这些自然是来自于系统的签到奖励。
虽然只是干巴巴的理论,却说的眼前的匠工眼睛一亮。
要是真能如此,这些船要多厉害?
“大人。”
“不用叫我大人。”朱林道,“我也是个为皇家打工的。”
“你们只要尽心尽力,我定会在朝廷面前好好夸奖你们。”
“而且名列史书,也不为过。”
朱林继续开始画大饼忽悠中。
忽悠的一堆船工,恨不得马上就去将船做出来。
朱林离开前,还留下了两个学生。
这两个人在朱林那里学习,在船工方面是最好的,也对着方面感兴趣。
得知朱林要来这里,主动要求过来学习。
朱林自然也愿意自己的学生脚踏实地,学习跟实践两不误。
留下了两个人,朱林就离开了,半路上正好遇到来找他的朱元璋。
朱元璋二话不说跳上了马车,今天赶车的是燕麦,见他颜色不善,都不敢打招呼。
朱林瞧见朱元璋还愣了下,“爹,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