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对科举的看法 (第2/2页)
朱元璋觉得,肯定是蒋瓛最近太闲了,想挨揍了。
他回去就教训蒋瓛。
“事情是这样的。”高老大也不做作,直接说,“那天,在城外.遇到小兄弟你之后,我们就决定回去看一看。”
高老大他们倒是回去了,没想到,看到的竟然是朝中人,带着人来扰乱他们的镖局。
这件事,彻底激怒了高老大他们。
他们再次来到京城,就想着告御状,没想到还没都皇城里说事情,就被锦衣卫赶得跟孙子似的。
朱林用自己聪明的八核大脑袋,仔细的想了想,也觉得很不对劲儿啊。
太凑巧了,他们刚回去,就遇见了上门逼迫的事情。
就好像要做给他们看似的。
朱元璋皱紧眉头,眉心能夹死苍蝇了。
他冷哼一声,怒瞪朱林。
朱林不明所以,“看我做什么?爹,你就说这事儿,你帮不帮吧!”
“帮。”
朱元璋道。
他倒是很想知道,是谁干的。
朱元璋看了一眼外面,似乎有人点了点头,一切不对劲都消散了。
……
湖中小亭子,雕花石桌,空心小凳儿,湖心游船。
渔女清唱,采摘莲蓬。
亭中少女半抱着琵琶,声声入耳,动人心弦。
琵琶声渐渐落入尾声,少女起身一稽首。
小凳儿上坐着的胡惟庸抿了一口茶,摆摆手,少女抱着琵琶退去。
另一个青年,目送少女离去,才恋恋不舍的收回了视线。
见胡惟庸刚喝完了茶,忙起身倒茶,言语中满是恭维:“恩师,神机妙算,学生实在佩服。”
胡惟庸轻笑。
“我不过比你多吃了几年的盐,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一切都懂了。”
“学生怎么比得上恩师呢?”
青年讨好道。
“恩师,那群走镖的不会将咱们说出来吧!”
“我才刚夸了你几句,你就沉不住气了。”
胡惟庸放下茶杯,“那群走镖的自己跑来京城闹事,跟你我有什么关系?”
青年眼睛一亮。
“恩师说的是。”
又说了几句话。青年话题一转,“恩师,还有两日,就要开科考了,这题……”
“噤声。”
胡惟庸瞪了他一眼。
“我早就说过你,不能急躁。怎么总学不会?”
青年讨好的笑笑。
“这不是担心学生考不过,坠了老师的面子吗?”
胡惟庸轻哼了一声,“我给你的题目,你都做好了?”
“是。”
“拿来我瞧瞧,给你评阅一二,到时候,就看你能记多少了。”
青年忙道:“多谢恩师。我这就派人去拿。”
胡惟庸点了点头。
“恩师为学生解惑,这是学生孝敬您的,您可不能推辞。”
青年说着,将一叠宝钞,推进胡惟庸面前。
“有心了。”
胡惟庸满意点头。
“回去好好复习。莫要堕了我的名声。”
“是。”
……
‘……所以说,这科举啊!是最容易出现徇私舞弊的了。’
朱林喝了一口茶,补充完了话。
就在刚刚,朱元璋突然提起两日后科举的事情,还问朱林什么看法。
朱林自然直言不讳。
“你觉得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