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江山纵横 > 2-21 诀别诗,两三行

2-21 诀别诗,两三行 (第2/2页)

“好,我会尽快安排。不过,太子殿下,末将有个请求……”郭骥说到这里,神情凝重地看了看凌薇、子衿两姐妹。

“郭叔叔但说无妨,只要维力所能及,一定办到。”赵维恳切地答应道。

“我和内子商量了一下,襄阳太危险了,还请太子将凌薇和子衿一起带到临安,让她们在外公的家里暂避……”说到这里,郭骥的嗓子似乎有些不舒服。

赵维顿时一个寒颤,郭骥这话什么意思?托孤吗?郭凌薇和郭子衿两姐妹也听出了父亲话中的诀别的意思。

“爹爹!”两位姑娘立刻扑了上去,抱住父亲,郭凌薇哭着说道:“爹爹,我不走,我就在襄阳,和爹娘一起!”

“爹爹,我也不想走。”郭子衿也是泣不成声。

“郭叔!”赵维强忍着心情问道,“襄阳……真到了如此地步?!”

郭骥说:“荆湖北路总共只有8万屯驻大军,襄阳集中了其中的3万,一个多月的作战,襄阳军伤亡七千多人,剩下的军队也是疲惫之师,制置使虽然已经在集结人马支援襄阳,但是鄂州府扼守着长江水道,至少要留有1万人,再除去襄阳、鄂州之间来回奔波的水军1万,真正能增援到襄阳的人马也不过3万人,蒙古如今已在南阳、信阳集结20万人马,根据前方斥候的回报,他们的兵力还在增加……”

赵维听得懵了,这怎么回事?按照他对历史的记忆,忽必烈围攻襄阳还早着呢,襄阳陷落的时候,吕文焕是防御使,可他这时应该还是个下级军官,吕文德也不过是荆湖北路制置使司的参议,蒙古帝国怎么会在这时候集结重兵进攻襄阳?

是自己对历史的记忆出了错?还是自己的到来,甲药和五公斤炮的横空出世,已经对历史产生了扭曲?抑或是自己在大胜关城头一炮灭了怯薛军的炮兵,逼得兀良合台拼尽一切也要踏平襄阳?

“不可能,不对啊!”赵维皱着眉头自言自语。

郭骥看赵维的表情,以为他已经乱了方寸,对杨镇说:“杨小公子,我这就去安排两位殿下的撤离,你带人帮殿下收拾行李。”

“是!”杨镇拱手应道。郭骥拉开了哭成泪人的两个女儿,头也不回地向门外走去。赵维陷入对历史的迷茫之中,一时间没了主意,木讷地听从着郭骥的安排。

半夜,赵维辗转难眠,他趁着四下无人,从包袱中偷偷拿出了手机,他要确认是不是自己记错了历史的走向。

按理说,蒙古帝国巅峰时期,总共20个骑兵万人队,约30万骑兵正规军,再加上汉军几十万,常备正规军也就一百万不到,南宋此时的常备正规军更是只有50万。蒙古以20万兵力进攻襄阳,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兵力,这样的规模战役必然是要记入史书的,可是赵维翻遍了自己大学时记录的所有宋史笔记,都没有记录这样一次战役,按照原来的历史,这个时期,蒙古的战略进攻方向应该是成都和大理国,蒙古会在明年正式开始对对大理国的远征,以忽必烈为帅,总共历时约两年的时间,最终在大宋宝祐二年(1254年)以大理权臣高泰祥战死、皇帝段兴智被俘而告终,大理亡国。

攻占了大理的蒙古,对大宋的四川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此时因为朝中奸佞构陷,四川十万屯驻军的主帅余玠蒙冤暴毙,使得大军指挥混乱,巴蜀之地落入蒙古人手中。至于忽必烈对襄阳大举进攻,那是17年之后的事了,襄阳城破更是该20多年之后才有的,赵维当下面临的这一仗是怎么回事呢?

次日上午,他跟着去了码头,将赵君怡、郭凌薇和郭子衿姐妹送上船以后,赵维对杨镇说:“杨兄,你带着君怡他们回去吧!”

杨镇点点头,但是一下子回过神来:“你这话什么意思?”

赵维轻轻地笑了笑,说:“我留在襄阳。”

“你开什么玩笑?!官家可等着你回去呢!”

“我没有比现在更严肃的时候了。”赵维很平静地说,“20万敌军,比整个荆湖北路的兵力都多,不管是从建康、合肥,还是从成都、夔州调兵支援,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朝廷里的主和派,在想些什么我很清楚,他们恐怕会向我爹进言,主张放弃襄阳,奴颜婢膝地向蒙古人求和,反正割让的又不是他们的地,每年的岁币多少,丝毫不影响他们的钱袋子。”

“我对朝廷里的事不太熟悉,可就算这样,你……”杨镇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你想干什么?!”

赵维的眼睛有些红红的,目光里透露着前所未有的杀气:“襄阳对我大宋至关重要,决不能落入蒙古人的手里。我留在襄阳,就是告诉我爹,保住了襄阳,就保住了我,怎么选,他心里就该明了了。”

“你拿自己的性命去赌?你是太子、是储君,你不能有任何闪失!”杨镇开始急了。

“狗屁!什么太子?!”赵维突然大声吼道,“襄阳一旦有失,大宋江山就是蒙古人砧板上的鱼肉,江山社稷都没了,我这个太子还算什么?你看看,看看如今的临安,都他妈什么样子?!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哈哈哈哈哈,大宋,是他妈赵家的江山,关他们什么事啊?他们在大宋为臣,如果有一天,大宋亡了,成了蒙古的天下,他们照样可以位列朝堂,纸醉金迷的生活照样继续,那时还有谁,能管我赵家人的死活?!”

杨镇呆立在那里,说不出话来,狂笑之后的赵维眼神令人恐惧,他继续说道:“与其成为亡国的太子,我宁愿与襄阳共存亡!就是死,我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杨镇默然:“可是,你让我如何向陛下和皇后交代?”

“我以我血荐轩辕,去留肝胆两昆仑。你就这么跟他们说吧。”赵维转身朝着襄阳走去,杨镇没有阻拦,朝廷的那些事,他不是一无所知。

出鞘剑,杀气荡,诀别诗,两三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