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撞柱 (第1/2页)
哈里克沉重地叹了口气,看起来实在不想搭理我,夏荼“噗嗤”大声笑了出来:“你真是够可以的,我说我杀人不眨眼,你问我眼睛酸不酸,说真的,我只觉得你脑子不好。”
叶运卓把他自己手中的高亮手电灭掉,周围立刻黑了一大片,看着我们,叶运卓说:“如果我所猜不错,这应该就是我们一直只听说过的‘佛眼玉琮’了。”
“什么?佛眼玉琮?”我看他们似乎都听说过,只有我不知道的事情时,轮流看着他们几个:“有没有人能回答我一下,佛眼玉琮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终于还是叶运卓回答了我:“一般的玉琮只有一大节细分为几个小节,最大的玉琮就是被称为玉琮之王的那枚玉琮也是出土于良渚古国,叶鸣,你听说过那个琮王吗?”
他说的那个良渚玉琮之王,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见过,即便没见到实物,光从书的插画页上见到它时,我便能从薄薄的书页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迫感。
那良渚玉琮王从外观来看宽阔而硕大,上面的纹饰独特繁复,被称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
在良渚玉琮王的琮体四面各琢刻着一个完整的神人兽面纹,兽面的两侧用浅浮雕刻出鸟纹。
整个良渚玉琮王的器形呈现出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各有一圆面的射,中间有对钻的圆孔,留有台痕。
在良渚玉琮王的下端有取料时形成的凹缺,琮体的四面由中间的直槽一分为二,而后又由横槽分为两节,每节再分上下两个组成部分。
在四面的直槽内的上下各琢刻一神人兽面纹图像,一共有八个,使用的是浅浮雕和细线刻两种技法进行雕琢,最后形成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样。
良渚玉琮王在分为两节作为角尺形的长方形凸面上,以转角为中轴线徐徐向两侧展开,在每两节的位置又琢刻了一组简化的象征性的神人兽面纹图案,四角相同,左右对称。
另外,在神人兽面纹的两侧各雕刻了鸟纹,那鸟纹上鸟的头、翼、身都是夸张而变形的。
除此之外,在良渚玉琮王的整体纹饰中,还大量填充了卷云纹、直线、弧线,我记得那本书上说,良渚玉琮王的刻画不仅繁缛而细致,在距今已经四五千的新时期时代,能做出这样繁复的花纹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
等我把良渚玉琮王解说完毕,夏荼摇头晃脑地“啧啧”了好几声:“真看不出来,教科书一般的解释啊,不错,我老弟真的出息了,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绝对有你一份。”
我对着夏荼从鼻腔里“哼”了声,迷惑地看向了叶运卓:“叔,你怎么突然想起来说良渚玉琮王,难不成这个是良渚玉琮王的分身,还是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奇怪的联系?”
叶运卓指着我们面前那个高大的玉琮:“良渚玉琮王的检测数据是,玉琮通高为8.9厘米、上射径为17.1到17.6厘米、下射径为16.5到17.5厘米、孔外径为5厘米、孔内径为3.8厘米,那枚玉琮被称为玉琮王,你觉得这枚高达十几米的玉琮应该是什么?”
我有些试探性地回答着:“玉琮王之中的王者,所以简称王中王?”
我刚说完,他们几人瞬间安静了下来,过了十秒,全部大声哄笑了起来,夏荼笑的最厉害,不停地拍着他自己的腿说:“王中王?你可真是个人才,不,妥妥的鬼才。”
等他们都笑不动了,我指着“王中王”玉琮:“好了,你们让我说的我也都说完了,现在能不能告诉我这个佛眼玉琮到底有什么玄机在里面?”
叶运卓指着最上面的刻着眼睛的白玉玉琮:“你看,最上面刻画有佛眼的玉琮其实并非一个单独的玉琮,组合起来应该是一尊佛像,这枚玉琮真正的样子我们当时在于阗古国的壁画里见到过,有拆解的细节,最边上用着古文字写着‘佛眼玉琮’四个字,但是我们万万没想到这佛眼玉琮会出现在良渚古国和千岛湖之间的通道里。”
“可是,”我迟疑了下:“完全不可能啊,良渚文化产生时间距今快五千年了,但是佛教诞生的时间是公元前五百六十五年,这么算来的话,距离现在大概是……两千五百多年,更别说,佛教诞生了以后还得优化,发展,然后再向外传播,传入中国的时间大概距今有两千一百多年,所以有着佛教文化的佛像出现在良渚文化的玉琮中,只有一个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