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山河墓之西夏古陵 > 第13章 瞿萨旦那

第13章 瞿萨旦那 (第2/2页)

和那群沙洲地鹰会合还有很远的路,夏荼一时半会又睡不着,想了想,又从叶运卓那里把《大唐西域记》掏了回来准备看一下,打算假装自己是个文化人。

夏荼觉得,其他的他可以不了解,但是为了即将要去的于阗古国,必须看一下这本书对于它的记载。

硬着头皮打开书,找到了叶运卓说的那个拗口的名字:瞿萨旦那,夏荼读了起来。

书中记载着:瞿萨旦那国周四千余里,沙碛太半,壤土隘狭。宜谷稼,多众果。出氍毹细毡,工纺绩絁,又产白玉、黳玉。气序和畅,飘风飞埃。俗知礼义,人性温恭。好学典艺,博达伎能。众庶富乐,编户安业。国尚乐音,人好歌舞。少服毛褐毡裘,多衣絁白氎。仪形有体,风则有纪。文字宪章,聿遵印度,微改体势,粗有沿革。语异诸国,崇尚佛法。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并多习学大乘法教。

一段并不算长的话让夏荼念的磕磕巴巴,颇有上学的时候被老师叫起来背课文但是根本没有背熟练的感觉。

叶运卓憋着笑嘲讽着:“怎么着,上了几年学,怎么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夏荼不服气地嘟囔了句:“那要不你来试试?”

叶运卓没有接他这个话茬,只是拿过去书问:“你就没从《大唐西域记》里看出来什么门道?”

夏荼摇摇头,实话实说:“没有。反正从玄奘法师的记载中只能知道,这个国家的人能歌善舞,这地方适合种植庄稼,还盛产水果,还信奉佛法,不过你刚才也说过了。”

叶运卓把书翻到那一页,指着夏荼看,问出一个夏荼没有想到的问题:“你难道就不觉得奇怪,这第一句话中说到‘沙碛太半,壤土隘狭’,明显可以看出当时的于阗古国环境并不理想,最起码不像江南一带,水源丰富。”

我也赞同地点点头:“叶运卓说的没错啊,你看,即便是几千年过去了,但是从现在于阗古国的遗址所在地的环境来推测,当时西域的水源肯定也不如江南一带。”

夏荼眼神复杂地看了我一眼:“我当时也觉得奇怪。”

我突然明白了叶运卓问夏荼这个问题的意思:既然没有那么多的水源,那需要足够水分的庄稼和众多的瓜果到底是怎么种植出来的?更别说在原文中的记载是于阗古国的人善于养蚕,丝织品很丰富,没有足够的水源的情况下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看着夏荼努力思考的样子,叶运卓浅笑了下:“种植庄稼和蔬菜瓜果,还有养蚕制作成为丝绸这些都需要足够的水源才能做到,所以这些事情能证明一点,当时的于阗古国肯定有他们的水源来源。”

我张大了嘴:“暗河!”

夏荼打了个响指:“没错,叶运卓猜测曾经的于阗古国是有暗河的,所以他去于阗古国的目的也希望能找到这条暗河,他直觉这条河并没有消失。”

当时的夏荼哼了声,不以为意:“直觉是不靠谱的,除非你有足够的证据。”

不过看着叶运卓危险地眯起了双眼,夏荼只好假笑着:“您继续,继续。”

叶运卓把书翻开用手指精细地压着书本上的字看了一圈,又把书扔回给了夏荼:“阿荼,你再看看,关于于阗古国的介绍中是不是没有说到这个国家的都城在哪?”

夏荼只好又翻开书看了一遍,不过他确定了叶运卓说法的正确性:“嗯,记载中讲了这个于阗古国是怎么建立的,在哪个地方,然后有一些寺庙,还有防御的边界,唯独没有说到这个国家的都城在哪。”

叶运卓看向黄帽子:“你觉不觉得有点奇怪,一般来说,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当我们去了解一个国家的时候,首先就会看这个国家的都城所在地,但是仔细看,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里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说瞿萨旦那,而且说了很多的传说故事,唯独漏掉了都城,所以……”

夏荼接着叶运卓后面的话说:“要不然玄奘法师就是故意没有在记载中说这个于阗古国的都城在哪,要不然就是他其实也不知道这个于阗古国的都城在哪。”

我赞成夏荼的第二个想法,当夏荼停下回忆后,我说着:“我觉得你说的第二个原因的可能性比较大,你想想,玄奘法师既然要做记录,就会竭尽所能让记录详尽,何必藏着掖着呢对吧?”

“还有,”我端起可乐又喝了口:“咱们再换个角度去想,这于阗古国拥有着充足的水源,都城和暗河又有关系,而周边的国家都觊觎着于阗的水源,所以他们必须要把暗河给隐藏起来,于阗人并不知道玄奘到底是什么人,为了暗河的安全起见,不告诉玄奘这个国家的都城在哪里不是合情合理嘛?”

夏荼连续着“嗯嗯嗯”了好几声,坏笑着看向了孟加沙尔:“我记得你应该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