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抗战之荣誉 > 第三三二章 纷乱

第三三二章 纷乱 (第1/2页)

“合肥还在下雨吗?”

“是的阁下!算上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

“哈哈!”自支那军突袭盱眙以来,这还是畑俊六第一次这样开怀大笑,不禁说道:“这叫什么?这叫天助我也!……在支那人的地头,连老天爷都不帮他,也就注定他们是必败无疑了!”

“是!阁下英明!”

参谋长吉本贞一虽不迷信,但细想之下,皇军之所以能够在陶楼、杨庙一线稳住局势,还真要归功于老天爷的照拂了。因为大雨,双方都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对进攻方而言就是在浪费时间,而皇军作为守方却恰恰相反。趁着这个空档,第101师团得以及时赶赴,令筱冢义男即使面对支那军三个主力军也不露怯意。然而这并非是以战力为支撑,也非战略部署上的成功,最多只能算是运气使然。当然,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但仅凭运气来维系,有着太多的变数,一个不好就是全盘崩坏。身为方面军参谋长,马屁拍一下也就得了,不让司令官偏离正道愈行愈远才是他的本职。便提醒道:

“阁下!虽然第101师团已赶赴前线,但皇军于杨庙、陶楼一线的整体实力仍不及支那军,是不是趁此时机,再调派一两个师团以巩固局势?”

“唔!~”

此乃持重之言,畑俊六没有理由拒绝,想了想说道:“派第四师团出嘉山(今明光市),再命独立第13混成旅团移驻安庆,安庆的第116师团即刻北上!”

嘶~!这是要打算重新掌握主动权了吗?畑俊六一连串的命令饱含深意啊!独立第13混成旅团是今年一月在淮南编成,隶属方面军直辖,先后驻守庐州、巢湖、芜湖,为淮南铁路警备部队。而第116师团则是为了防备李宗仁第五战区像上次一样出天柱山、潜山进而威胁安庆。所以,南昌会战结束后就留驻安庆。此番第13独立混成旅团接防,得以解放的第116师团必将成为前线皇军的一大助力。而最妙的就是第四师团出嘉山了,这看似是要扼守津浦铁路,为南京御外之藩屏,可实际上却是留有诸多后手的一招妙棋。向西随时可以支援蚌埠的114师团本部,不仅可解蚌埠之围,还能威胁支那军后路;向北,出五河,同样可解128旅团時津风部屋少将之围,还能于更高层面威胁支那军后路,甚至侵入其大后方,将战火推进至灵(璧)泗(县)一线。最关键的是,守住了嘉山,就相当于联接蚌埠、盱眙两地,如此一来,但有变故,两地顷刻便能汇聚两个以上的师团。

只是调第四师团过去,南京的防务怎么办?

这一点畑俊六哪能不考虑?陆维擅用奇兵,逮着机会还真敢抄他老窝,但交手这么多次,他也学到很多,感触最深莫过于沉得住气。南京是什么地方?华中方面军司令部,汪精卫之中华民国政府首都所在,这里就算没有第四师团镇守,光是警备司令部,宪兵本部,以及汪精卫的和平建国军,这些杂七杂八的军队加一起,除非陆维大军杀到,否则畑俊六该淡定的时候一如平常。更何况,要想确保南京安危,不是说留驻多少兵力,而是要让陆维无暇顾及。杨庙、陶楼一线对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就要看第九、第十五两个师团的了。他们给淮安施加的压力越大,则陆维越是不敢乱来。只是这样真的不会影响整体战略吗?要知道现在的豫皖苏鲁战区一南一北的防务,全都压在八十九军和一〇一军头上,最多再加上一个五十一军为应援,万一逼迫太甚,保不齐陆维会做半臂求生之举。到那时候,岂不是与军部战略背道而驰?

之前或许还在担心,但现在却不必顾及。杨庙、陶楼一线对峙正如火如荼,想要抽身可不容易,只要陆维不是个傻子,就绝对不敢轻易撤军。

他猜得不错,就在第九师团会同第十五师团向盐城、淮安压进的消息传到陆维手上,陆维立时就陷入了两难。正纠结之际,张大彪坐不住了,急切道:“钧座!还想啥!鬼子显然是冲着战区去的,那可是咱的根基呀!一旦有失,咱可就成了无根之萍了!这狗屁倒灶地方,下雨一下就是好几天,反正也打不了仗,不如我们干脆回师好了!”

战事不顺以及连日来天气的阴沉积郁,让大多数人萌生归意,可现在不是想走就能走得了的!陆维没有明说,一旁的张自忠替他说道:“我军还未过淮河的时候,来去自主,可一旦过了淮河,就不是想走就能走得了的!更何况,如今前有日军两大师团阻拦,后有蚌埠114师团以为羁绊,就更不能轻举妄动了!”

他们都是军中宿将,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先前可以从容渡河,总不会以为撤退的时候也能这般顺利吧?所以听罢,一个个全都沉默不言,可偏偏就有人非要不识好歹,张口说道:

“陆长官!张长官所言极是啊!就算要撤兵也得等这边取得优势才好便宜行事!冒然撤军,则正中日军下怀!还请陆长官三思!”

如果说现在最不想陆维撤军的当属繆澄流了,但他不张嘴还好,一张嘴立即引来众人不善的目光,要不是念在同僚的份上,顾及他军长的颜面,不然早就开撅了。可张大彪跟他情分没多少,因而毫不客气道:

“你还有脸说这个?要不是你轻敌冒进,坏了我们钧座的大计,打乱整体部署,我们何故受这份窝囊气?”

“你……”

他繆澄流何尝受过这种气?正欲发怒,却又一想,他现在的处境十分微妙,实不该再激怒陆维,而这个张大彪别看只是一个直属炮兵旅的少将旅长,却是陆维的嫡系亲信,若是与他发生冲突,陆维多半会向着张大彪,保不齐就趁机办了他。

陆维确实有这个打算,只要他敢冒头,哪怕只是各打五十大板,陆维也绝对能让他吐血三升。不过他倒底是低估了繆澄流的忍耐力,如此就不好强出头。一旁的张自忠已经察觉到了,见繆澄流终于还是忍了下来,急忙打圆说道:

“事已至此,更应该精诚团结,相互指责能解决问题吗?”

张自忠可以说是战区之中除去陆维,无论军职还是威望最高的一位,他这一番话总算是将张大彪这浑人给镇住了,可也只是不再揪着繆澄流不放。就见他话锋一转,岔开话题,说道:

“早知这样就不该留蚌埠这条尾巴,弄得现在处处受制!”

果然浑人终究还是浑人,这犯起浑来还真是让人始料不及呀!你说你岔开话题就岔开吧,干嘛又非得扯上陆维?而陆维面对这个彪货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沉下心思。见他脸色不妙,张大彪这才算是彻底的闭上了嘴巴。不过,既然话题已经说开了,冯治安岂能错过?趁机说道:

“陆长官!这八十八军就快要抵达蚌埠了,您看卑职是不是亲自去一趟?”

咦?这倒是个好主意!在不分兵的前提下,由冯治安出面联合温应星之八十八军以及留在那里的第179师,拿下蚌埠应该不算难事,蚌埠一下,我军便无后顾之忧了!

这本是一个绝佳的应对之策,可陆维就是不同意,也不说明缘由,这可急坏了张自忠。他一面不悦,一面又苦口婆心的说道:“俊然!我们这边如果再不想办法改变现状,焕然(黄百韬字)将军那里就更难抵挡了!”

张自忠原本以为他能够说服陆维,可没想到陆维就是不松口,还油盐不进的说道:“挡不住也得挡!”

说着就起草命令:“任命黄百韬为东路前线总指挥,节制盐城、淮安等地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务必要将日军第九、第十五师团挡在战区之外。各部若有不听号令者,可便宜行事!”

东路?盐城?淮安?这时大家才明白过来,面对日军两大方面军的压进,陆维为什么不着急了。一开始,他们全都想当然的以为,东路淮安方向只有我八十九军一支部队,如此东路就确实危险了,却忘记盐城新四军的存在。如此,日军虽投入两个师团的兵力,可实际上却并未形成优势。只是任命黄百韬为东路前线总指挥,是不是欠考虑啊?新四军军长叶挺无论是军衔还是威望,怎么说这个总指挥也应该由他来当,现在陆维任命黄百韬,他真的能指挥得动新四军?即便是有便宜行事这样的大权,只怕也未必吧?

这个毋庸置疑!诚然陆维压根就没指望黄百韬能指挥得动新四军,他只不过是想让黄百韬占个大义先。因为叶挺在新四军中地位尴尬,被副军长项英稳压一头,军令多出党代会。如此,他这个有着国民党背景的军长就被理所应当的排斥于决策层之外,如此陆维又怎么会让他来担任这个总指挥?至于说这道命令之下新四军作何感想,又会不会影响到后续作战,陆维并不担心!

果然!当黄百韬的任命传到新四军的时候,他们全都在为军长叶挺抱不平。

“太过分了!咱们军长可是北伐名将,国军元老,不论是资历还是威望都不是他黄百韬可比,凭什么他黄百韬当这个前线总指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