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抗战之荣誉 > 第三零一章 武警&备战(一)

第三零一章 武警&备战(一) (第2/2页)

他当然也顾虑过,但几年的闲置让他明白,于政治之道,谋为下,舍得方为王道。经他观察,豫皖苏鲁战区司令长官陆维正是于舍得之道集大成者,所以他的顾虑在来之前就已经打消了。故而说道: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舍而后得!凡事过于执着,便会失去自我;放下执着,方能进退自如!在此之前,你我都是边缘人。也不止是我们,孙立人、黄百韬又何尝不是?可现在呢?无论是一〇一军还是八十九军在国军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他们能够执掌一军,足以证明,在陆长官这里,只要有能力、守本分,实际上是没有嫡系与否的存在。要不然,一〇一军也不会到孙立人手上,江苏省省主席也不会是他龚鹤村了!”

是了!这一点他也曾听龚鹤村说过,言语间可以听出,这段时间令龚鹤村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之信任,并流露出对陆维的敬佩之情。

有这么多例子,外加温应星的开导,杨遇春终于决定了,说道:“军座!您的意思是我们靠上陆长官?”

没错!什么的老蒋、宋子文,在温应星看来全都私心太重,和陆维相较,高下立判。便直截了当的说道:“不错!除了陆长官,没人能用我们!”

这话虽是有些凄凉,但却是事实,这一点杨遇春感触最深。庐山保卫战之后,杨遇春能够率领所部于日军重重包围之下坚持数月,又能全身而退,算是立了大功。时则南昌会战,杨遇春几度请战而不得,所有的关系都用了,甚至包括太子爷蒋经国的线,可依旧未能如愿。心灰之下,他一度想要加入军统,自绝后路以明志,可还是不得信任。好在事情有了转机,被调派到了豫皖苏鲁战区。如果这次机会他再把握不住,那这辈子就算是交待了。正是不想就这么算了,杨遇春才心一横,表了态:

“好的!军座!卑职听您的!跟着陆长官和您好好打鬼子!”

听到这里,陆维总算是舒了口气,同时不禁感慨,老蒋不愧是玩弄权谋的高手,这么损的招数都能用上,不过貌似所托非人啊!也亏得两人闲置太久,又都明白如果不能在陆维这里得到认同,老蒋是不会用他们的,这才让老蒋的企图落空了,还白送陆维一个军的编制外带俩牛人,这种让人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不由得陆维吹起了口哨,得意忘形中却引来一旁沈醉的侧目。

“呃!~叔逸(沈醉字)!这事儿你不会说吧?”

沈醉一听愣住了,随后额头就布满细汗。老蒋的做法即便是沈醉也看不惯,但他又能怎么办?这是高层之间的博弈,不是他一个小喽啰可以掺合的,何况他也不想掺合进来。可偏偏陆维这么一问,他便是不想也已经牵扯进来。虽然陆维此刻并未显露杀意,但可以肯定,如果自己不明确表态的话恐怕明天就是一具尸体了。

“咕嘟!”想到这里,沈醉连忙吞咽一口苦水,随后便打哈欠说道:“啊!~怎么突然这么困呢?看来还是喝多了。哎!每次喝多都有一些事死活记不起来了!”

说着拍着脑袋便倒头就睡,陆维听罢也是噗嗤一笑,替沈醉掖好被褥,婆娑了一下脑瓜,说道:“想不起来就别想了!”

……

虽然从温应星和杨遇春那里得到了陆维想要的结果,让老蒋分化战区的企图彻底落空,但陆维培植嫡系的愿望却越发的强烈。只要老蒋的心思还在,陆维就不能掉以轻心。与其让老蒋惦记着倒不如让他忌惮着!

第二天,战区高级军官会议!八十八军的编制虽然下来了,可老蒋除了温应星三人再什么也没给,部队要想快速形成战斗力,编制构架和兵员补充必不可少。所以,今天的战区高级军官会议,哪怕是陆维不说,温应星也要提一嘴。

“陆长官!组建八十八军的命令已经下达,不知战区打算什么时候替我们补齐编制?若是人员吃紧的话,卑职打算先将架子搭起来,士兵可以慢慢招!”

国军之中,新编部队兵员都得自行招募,之后参加战斗,于所属战区根据实际损耗另行补充。陆维不知道这是谁的主意,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减轻中央财政压力,而坏处却也显而易见,为吃空饷大开方便之门。军阀混战时期这一制度十分有利于中央军,但如今乃是国战,陆维可不想自欺欺人。所以老蒋出条子之后,陆维这第一步就是要收回募兵权。既然温应星提了一嘴,那正合陆维心意。

“唔!~关于八十八军补齐编制一事我有个想法,我打算成立一个新部门,替代已不堪重用的保安司令部行使职能,叫武装警察部队,简称武警!”

裁团改警并非陆维首创,1936年05月,南京国民政府通过了《裁团改警案》,计划在三年内将各级保安团裁撤改编为警察。可直到1937年止,仅有江苏、浙江两省基本完成。抗战爆发后,需要兵员大量增加,保安团作为保甲制的延伸,可快速高效的补充兵员。因此,老蒋不得不保留保安团制度,裁团改警三年计划宣告流产。

保安团虽在兵员补充上面显示优势,但其以保甲制度为基,容易打上印记化为私用。兵员素质不一,良莠不齐,装备训练不足,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再者,保安团作为地方警察力量的一种补充,却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很多地方兵匪同出一脉,保安团贡献良多。种种原因令老蒋决定裁团改警,但又迫于抗战形势只能作罢。现在陆维旧事重提,很多人都不看好,但都没有轻举妄动。这帮子老人都知道,陆维从来不会做无用功,武警肯定不会简单。

确实!就听陆维接着说道:“成立武警部队,所图有三。其一,武警部队作为地方警察力量的一种补充,保境安民是本分,进驻地方之后,就将一线作战部队从地方事务中解放出来,得以专心用于正面作战,有利于战区武装力量的合理分配。

其二,可作为二线部队,于全战区统筹招募,一体着装,统一训练,有利于提升兵员素质,可及时补充一线部队,而不必担心战力的下降,是我军一线作战部队战力持续的保证!

这第三嘛,就是扬长避短!武警脱胎于保安团,但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诸位以为呢?”

能以为啥?陆维身为豫皖苏鲁战区司令长官兼四省靖安司令,建设保安团是其本职,该怎么做还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更何况,武警部队不仅继承保安团全部职能,还大大的加强了,一改保安团颓废之姿,作为一线部队哪个不喜欢?怕是以后保安团要成香饽饽了!只是这样一来,各部补充就得完全依靠武警了。陆维虽没有明确禁止各部招募散兵,但既然他已经插手,温应星敢肯定,武警相较一线部队除了实战经验有所欠缺之外,其它配置肯定不会低。到时候,想不想招是一个问题,能不能招到又是一个问题。

什么的扬长避短?在温应星看来,设立武警便是将地方保安团统辖权从士绅手里彻底夺过来。可以想见,这样的一支队伍,最后肯定要掌握在陆维手里,这无异于名正言顺的扩军,以独立于正规编制之外,可与主力相抗。因为是二线部队,各级指挥官不需要有太多实战指挥能力,但却绝对忠心。可军队是个大熔炉,谁又能保证武警之中没有几个卫青、霍去病?一旦这些人成长起来,即便他们这些人派系格局已经建立起来,又能对陆维造成什么影响呢?可以说,武警部队就是陆维的“黄埔军校”!

此时的温应星不由得感慨,早就听闻陆维手段了得,今日得见,果然是非同一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