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换粮 (第2/2页)
……
沈醉离开,庄莛蕤再也支撑不住,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嘴里一个劲的念叨道:“祸事矣!祸事矣!”甚至不顾形象的抢地恸哭。管家见状连忙劝慰道:“老爷!您也不必如此,我看沈长官挺客气的,这未必就是祸事!”
“你懂个屁!他沈醉是什么人?军统出身!杀人不眨眼!你听听,霸王居!那是吃饭的地方吗?这是要摆上一桌鸿门宴呐!我就知道陆维不是什么好鸟,这不?刚收拾完日本人扭头就对老爷我下死手喽!苦也!”
管家本是来劝慰的,却被大骂一通,也就不敢再说什么,只是私下里小声嘀咕道:“真要对您下手何必等到明天?现在您已经在那边儿喝茶了!”
对呀!就像上次莫名其妙就被关进了小黑屋。庄莛蕤此时才反应过来,反问道:“你的意思是陆长官没打算动我?那他请我干什么?”
你问我,我问谁去?管家心里也是苦,但作为下人又不能不接话茬,灵机一动,说道:“老爷!大少爷不是在长官部供职吗?招大少爷回来问问不就清楚了吗?”
“对呀!”
庄莛蕤的大儿子庄泽钜原是庄家保安旅的旅长,被陆维收了兵权之后被安排进了战区长官部任文职。儿子一回来庄莛蕤就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告诉他了,问道:“儿子!你在长官部就没听到什么风声?你说你爹我是不是摊上大事儿了!”
他这个老爹呀,现在变得是神神叨叨的,稍微有点儿异动就往最坏了想,对此他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苦心开解道:“爹!您别瞎想!陆长官是个讲道理的人,不会平白无故把您怎么样的!”
“讲道理?他要是讲道理,你爹我能成这样儿?不会平白无故把我怎么样?关键是咱不白呀!”
对呀!症结就在这儿呢!可比您黑的也大有人在啊!就比如八十九军副军长李守维,陆长官不也没找他算账吗?李守维都不怕,你怕个什么劲儿啊!可好说歹说,庄莛蕤就钻里面出不来了。他这个做儿子的算是没招了,只能给他摊开了,说明了。
“爹!我这么跟您明说吧!陆长官有请,您要是不去,到时候这火肯定是要发在您身上的。相反,您就是去了,也不见得是什么祸事,兴许是好事也说不定呢!再者,人家不也说了么,不单单就请您一个,其他人让您代请,您何不多请一些?众目睽睽之下,就算陆长官想对您做点什么,也总得考虑考虑吧?”
这一语点醒梦中人,庄莛蕤瞬间就拿了主意。
“对!我多请些人!尤其是陈、俞、李三家,他们可比你爹黑多了,有他们衬着,你爹我就是死也能拉个垫背的!”
唉!真是没救了!庄泽钜摇了摇头,但他没办法!这可是他爹!
……
第二天正午,陆维到的时候,小小的霸王居已是宾客满堂。陆维只是让庄莛蕤代请苏北的富商乡绅,没想到他居然请了这么多人。呵呵!也好,人越多他越喜欢!
“陆长官到!”
见陆维进来,所有人不约而同的起身,向陆维拱手,说道:“见过陆长官!”
“呵呵!好好好!大家都坐吧!”
落座之后,陆维直奔主题,说道:“今日请诸位前来有两个目的。一呢是为答谢诸位父老的支持。陆某人初来乍到,若无父老相亲的鼎力相助,就没有我部战区的今天!”
说着便举杯为敬!庄莛蕤等人哪儿敢轻易领受?连忙说道:“岂敢!岂敢?要是谢也该是我们谢陆长官才是啊!日寇窥伺苏北久矣,若无陆长官英明领导,运筹帷幄,若非将士用命悍不畏死,百战百胜,则苏北危矣!我等危矣!陆长官之于我等,有活命之恩呐!”
“是啊!有活命之恩呐!”
庄莛蕤拍得一手好马屁,说的陆维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只能笑着接过他们的恭维,频频点头以示敬意,好不容易才令场面安静下来。
“大家毋须如此,保境安民是我辈军人所应该做得!”待场面完全安静下来,才又接着说道:“这第二呢,陆某请大家前来,是有笔买卖需要诸位帮衬一二!”
话一出口,全场鸦雀无声。得!果然是宴无好宴,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不过还好,只是破财!庄莛蕤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就知道这年头当官儿的请人吃饭,不是要点儿这,就是要点儿那,希望这位陆长官胃口不是太大。于是站出来说道:
“陆长官见外了不是?什么买卖不买卖的!您经略一方,为我等付出多少?我等理应表示表示!这样,我代表庄家出一万现大洋,算是劳军,还望陆长官不要嫌少!”
庄莛蕤此言一出,陈、俞、李三家纷纷接和,也出一万。之后有一万的,也有出八千五千的,至少也得一两千。很快,一圈还没轮完就凑了十好几万大洋。这不禁令陆维感慨苏北富庶的同时,也犯嘀咕,这是什么情况?真当老子是敲竹杠来了?
“好好好!诸位好意陆某心领了,但这钱我不能收!希望待会儿谈买卖的时候大家也能有这么高涨的热情陆某也就知足了!”
虾米?庄莛蕤听后面若死灰,他是多么希望“心领了”换成“笑纳了”,现在看来,一万大洋是填不饱陆维的胃口。也是,陆维如今贵不可言,之前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战区司令长官,位高权重,如今又当了委员长的侄女婿,这么点儿钱当然喂不饱了。就在庄莛蕤心下发狠,打算大出血时,就听陆维说道:
“买卖就是买卖!我陆某人向来公道!”说着就命人向众人分发一份计划书,说道:“战区打算拿出一批精粮,同诸位换一些粗粮,不知诸位意向如何?”
妈呀!还真是一笔买卖?还是一笔好买卖!用粗粮换精粮从来都是有利可图的。苏北毗邻长江沿线城市群,对精粮的需求极为旺盛。加之苏北气候适宜,一茬冬麦过后还能接一季早稻,可一年两熟。虽一年产粮(亩产)五六百斤,但百姓依然要换成粗粮才可维持生计。因此,苏北集粮食兑换,仓储、加工、运输、销售,形成一条发达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就是日本人来了也未曾中断过,只是生意不如从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批富人进入租界区躲避战火,对精粮需求激增。而另一方面,这周边省份被小鬼子祸害够呛,无论是精粮还是粗粮产量都大为下跌。即便如此,对他们这些倒腾粮食的人来说,存货还是有的。但之前几家有过约定,已经停了大宗交易,等待涨价。陆长官此番专为换粮而来,莫不是听到什么风声?刻意敲打他们?
庄莛蕤来之前,儿子已经有过交代,要他祸事不出头,好事要争先。这算好事吧?可眼见左右无人应和,而陆维却也不着急,自顾品着茶,庄莛蕤犹豫了,关键是怕得罪人。可定顿片刻,庄莛蕤最终还是决定争这个先。心想,还是儿子说得对,凡是顺着陆长官总不会错的。当这个出头鸟虽说可能会得罪那几家,但他能为陆维趟条路,陆维即便不感激他,也会转嫁到儿子身上不是?
想明白之后,庄莛蕤壮着胆子起身问道:“敢问陆长官想换什么粮食?”
庄莛蕤?陆维就知道他会第一个站出来的,虽然不如预期那般迅速,但至少没有让他失望。于是对他会意的一笑,说道:“高粱面最好,玉米面也不嫌,米糠、谷糠也能对付!”
嗬!这个陆长官,还真好伺候!这不明摆着让利嘛?谁都知道高粱是最难兑出去的,即便是最好吃的三遍四遍的高粱面口感也不如玉米面,而他们主营的六遍以后的高粱,不仅口感发涩,还拉嗓子。所以,只要不是特别艰难的人家一般不会换高粱面。而高粱主要用于酿酒,宿迁特产洋河大曲就是用高粱酿造的,也因此各家高粱存货颇多。
陆维点名要换高粱,此时庄莛蕤已经猜到他真实用意了,于是故意说道:“陆长官换这么多高粱干什么?难道要喂猪不成?”
此言引来一阵笑声,但陆维并没有生气,而是接着话茬说道:“喂猪是不赶趟了,只是想喂些小鸡小鸭,给将士们改善改善生活!”
豫皖苏鲁战区官兵待遇向来是最好的,这话倒也能说得过去,但在庄莛蕤听来,这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但他也不点破。说道:“好!既然是给官兵们改善伙食,那陆长官您要换多少?我庄家全包了,就按一斤精粮换五斤高粱面,您看怎么样?”
黑!真他妈的黑!高粱面价格便宜,原先就一斤换六斤,现在用精粮换,换个八九斤都有人换。这笔买卖要是让他们庄家一家做成了,那还不得赚翻了?但他庄莛蕤算盘打得精,陆维也不比他差。说道:
“至于怎么换我不是很清楚,去把邓叔叫来!”
邓大眼庄莛蕤是知道的,如果说陆维不懂行情,那邓大眼可是门儿清。与其被人戳穿,倒不如大方点儿。于是连忙制止,说道:“别!陆长官!一口价一斤换七斤,您看怎么样?不行我再加!反正是让利给军队的,一万现大洋您不收,这点儿利头儿您可不能再推辞了!”
噗!好无耻一人呐!周围众人差点儿没跌倒,陆维心里也是好笑。本来就算是一比八,他庄莛蕤也不敢不接,但这些个商人,给点儿甜头才好竞相入彀!于是说道:
“好!庄家主爽快,那我陆维也不含糊!就一比七,两千万斤精粮你得给我在十天之内全都换成高粱面!”
啥?两千万斤?这可是上百万块大洋的买卖,要是加工成面粉,还要再翻上一番,果然是笔大买卖,这回可算是押对宝了!庄莛蕤一听乐不可支,可其他人却不干了,陈、俞、李三家迫着性命来得,什么也没捞着,连表现的机会都没有,那可不行。纷纷翘价,不止是为了分一杯羹,也是在向陆维输诚,对此陆维一概不管,就是要培养他们“先下手为强”的意识,有这么一回,下次就好办事儿了。这庄莛蕤也是个妙人,这笔买卖他完全有能力独吞,却分给众人。这样固然赚的少了,可也让陆维不到三天就拿到了粮食,有这么多粮食打底,陆维也就安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