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以毒代兵(一) (第2/2页)
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宇垣一成不敢再开口,转而用眼神向寺内寿一求救。寺内寿一现在是军部特别参赞,又是军部少有的智者,相信他的话可以影响到天皇的决策。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寺内寿一竟然支持“以毒带兵”的方案。
寺内寿一并不像朝香宫鸠彦王那样带有报复心理而极力促成,他转而问道一旁的板垣征四郎:“板垣君!如果不使用大规模特种弹,皇军要想打赢南昌会战还需要多少军力,以及时间?”
板垣征四郎因战场致残,先被调任满洲事务大臣,但最近又被恩旨任命为陆军次相,此举有顶替朝香宫鸠彦王的意味。在军部之中,皇室占比过重(闲院宫载仁亲王是参谋总长),不利于天皇统御。此时的裕仁需要获得来自陆军方面的广泛支持,而且朝香宫鸠彦王的水平确实有限,改任和寺内寿一一样的军部特别参赞也就可以了。
板垣征四郎虽然是新近履任,但对南昌方面战事还是比较了解的,他不假思索的说道:“至少还需要再投入三到四个师团,起码半个月的高强度作战才能取得优势!”
板垣征四郎这么一说,众人脸色一变,不禁要问,南昌会战如此棘手了吗?
“恐怕不仅如此吧?”板垣征四郎不敢说下去,可寺内寿一却直言不讳,说道:“眼下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派多少兵力参战的问题,而是物资补给!再多的士兵没有武器弹药一切都是徒劳的。”
“是这样吗?”
天皇问起,板垣征四郎只得如实回复,但也不敢多说,只能说道:“是的!陛下!”而后就伏身谢罪。
“帝国已经困顿如斯了吗?”裕仁这悲怆的一问,令在场诸人汗颜,尤其是首相近卫文麿,军事行动他插不上话,可确保物资供应却是他的职责!裕仁如此说,近卫文麿立即引领众臣伏身而下,齐声道:“臣等有罪!”
“唉!罢了!罢了!”
其实,裕仁心里明白,自对华战争这一年半以来,帝国的十年辛苦储备已基本告罄,而战争强度一役胜过一役,投入的兵力和物资越来越多,可却没有了开战之初那般锋锐!自徐州会战开始,一连三次大规模会战,皇军没有取得胜利了,损兵折将是在所难免,可凡战不胜的困局如何能破?他以及国民都要等不起了!
“唿!”裕仁突然站了起来,对着群臣说道:“你们怎么做朕不管,朕只要胜利!”说完便起身离去了。
天皇虽然没有明说,但显然是支持的。其实,就在寺内寿一说出那番话之后,大家就都明白了,帝国已别无选择!
……
在得到大本营允许之后,畑俊六立即制定好了作战计划。如今的南昌形势极为明朗,一方面我东进集团在薛岳的指挥下,攻克瑞昌之后,已经兵围九江。冈村宁次见状,只能命令第三师团本部立即回援死守九江。另一方面,第六、第106两个师团从都昌横渡鄱阳湖,向德安、永修发起攻势,但被我第十五集团军(关麟征部,归三战区直辖)死死拖住,已丧失进攻势头。
如此一来,要想打破僵局,就只能寄希望于南线了。
早前,第101师团攻克余干,并继续南下,目标直指东乡,只要拿下东乡,则可侧后迂回直击南昌。只是106师团一个师团力量太过单薄,加之我军的拼死抵抗,使得日军止步于东乡城外。随着第十六师团,第九、第十师团的先后加入,冈村宁次手中可用之兵达到六个半师团。因此,他提议,在南线集中四个师团(第九、第十、第十六、第106师团),誓要拿下东乡。只要拿下东乡,则这四个师团一路向西,可直接打到南昌城下。
计划很大胆,具有一定赌性。若是九江先于南昌失陷,则整个战役也就宣告结束了。而此时,我东进集团十余万大军正兵围九江,可九江却只有第三师团本部驻守,欠缺步兵第29旅团,尽管第三师团编制庞大(是目前除十四师团外,另一个配备野战重炮旅团的主战师团,此外还独立配备两个骑兵联队,一个战车大队,日军敢让第三师团单独扼守九江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对上我东进集团,依然显得有些单薄。
介于第三师团守卫九江处于劣势,畑俊六决定首轮攻击向九江方向倾斜。而此时,薛岳指挥的东进集团,经过数天准备已经决定对九江发起最后一战,孰不知,此战之凶险,之惨烈,实为抗战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