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搞事情(二) (第2/2页)
突然“砰!”的一声,元首踹门而出,叫骂道:“蠢才!一群废物!被人家用一堆废纸捉弄的团团转,大晚上不休息就是为了验证这堆没用的东西!哼!”说着就将正在绘制的防线详图撕碎,而后对着戈林说道:“你上次说日本人要求我们撤回援华军事顾问团一事?答应他们!若是这次还有人胆敢违抗,就以叛国罪论处,剥夺他的军籍、国籍,没收全部财产!”
戈林知道希特勒所说指向何人,法肯豪森一直拖延拒绝执行命令,这才使得援华军事顾问团撤了三次还没撤干净,而他又靠上牛赖特(外交部长)和希姆莱等人,戈林早想拿他开刀了,这回有了元首的命令,他怎么可能放过这次机会?立马兴奋的说道:
“如您所愿!我的元首!”
拿下法肯豪森意味着他在与希姆莱斗争中先下一城。而此时的希姆莱却一脸的懵逼,一切指向都有利于自己,眼看就要大功告成,转变却来得如此突然,而他却不敢违背希特勒的意愿。
在希特勒示意之下,戈林趾高气昂的离开了,只留下希姆莱一人。正当他打算拖着失落的身子离开时,却被希特勒紧急召见。
“海因里希!法肯豪森将会是我们安插在陆维身边一枚重要棋子,我希望你能够亲自做好他的工作!”
“嗯?”这是何意?希姆莱猛然抬起头来,却听希特勒说道:“在亚洲我们需要一个盟友,对远东构成威胁,牵制苏联。日本人正在履行他们作为盟友的职责,因而现在我们不能与中国方面太过暧昧。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嗯!”希姆莱点了点头!
……
“陆长官!很抱歉!交易只能中止了!”
“这是为何?”
法肯豪森摊开双手,耸了耸肩,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了。他说道:“我现在已经不再是援华军事顾问团的一员了,甚至不是德意志帝国的一员。是的!我被革除军籍,剥夺国籍。我成为了一个没有祖国的人!噢!我的天呐!幸好蒋委员长同意我留在中国,甚至愿意邀请我加入中国国籍,真是万分感谢!而我想您也不会看到我落魄无助的样子吧?所以,我想在您的麾下找份差事,您会帮我这个忙,对吧?”
尽管法肯豪森极力装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但陆维瞬间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因为刚刚他已经得到确认,他在美国花旗银行的户头上,莫名的多出五千万美元。虽然是来自丹麦的汇款,但想来与德国脱不开关系。既然德国方面已经认同这次交易,可法肯豪森却变得这么惨,这不免让人想到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当法肯豪森说完,陆维就拉着他的手兴奋的说道:“欢迎!欢迎之至啊!您看……”说着就将他拉到窗前,看向正在挑选飞行员的埃德蒙一行,说道:“我有美国人替我保卫天空,培养飞行员,现在又有法肯豪森先生您替我参谋军事,那我真可以高枕无忧了!”
“美国飞行员?”法肯豪森大脑在飞速运行。他想到,陆维既然可以招来美国飞行员,那搞到美国飞机似乎也不算什么难事,如果德国的飞行员可以驾驶美国飞机,那岂不是说可以提前掌握美国飞机的性能?这对日后的战争多有裨益。
很快!一切都如同陆维事先猜想的那样。法肯豪森虽然被剥夺国籍,但他依旧在为德国政府办事。交易中另外的那五千万美元的机械没了下文,转而用近千名来自奥地利、匈牙利、捷克和波兰籍的飞行员及机师代替,只是这出场费也忒贵了。
好消息不仅只有这一条,就在法肯豪森正式入驻战区长官部,美国方面也发来讯息。在收了全款和定金之后,美国人也信守承诺,陆维要的东西已经装船出发,最晚一个月会抵达连云港。在看到陆维潜在购买力之后,国会内部自然不会有人再刮躁,甚至为了这次交易的顺利达成,令军方不惜一切代价保驾护航。而此时,罗斯福正有心向日本展现实力,划定底线,于是就同意了。
一时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美国海军将在最近一个月内,于北太阿留申群岛和西太菲律宾群岛附近同时展开拉练,成为有航母参加的第一次远洋训练。这令日本海军极为担忧,因为北太阿留申群岛虽然是美国领土,可紧邻日本的千岛列岛,那里是日本的北大门。而南太的菲律宾群岛亦是美国传统势力范围,但那里距离台湾和南中国海太近了。日本方面担心美国会趁机介入中国事务,因为最近美日关系可不算稳定。也不仅仅是美日关系,虽然德日同盟依然牢固(当然!为此希特勒没少动脑筋,居然识破陆维计策。),但总体而言,日本在国际上仍处于半孤立状态。大本营最近正打算修复英日关系,就怕美国会趁火打劫。
所以,在御前会议上,海军大臣米内光政率先提出,采用外交手段来向美方提起抗议。没想到他的这一提议受到陆军部的一致嘲笑。陆军大臣朝香宫鸠彦王笑道:“被人家堵在家门口耀武扬威,如果海军部还不做点儿什么的话,那就将宝贵的资源让出一部分,至少陆军的胆气还在。”
就在今年的七八月间,为了挽回德日关系,日军在张鼓峰对苏军发起进攻,毫无疑问的失败了。却也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苏军的羸弱(张鼓峰事件期间苏军投入兵力2.2万余人,火炮237门,坦克285辆,而日军只有7000余人,火炮37门,但苏军伤亡却高于日军。)以及装甲部队的强大。实际上,早在徐州会战时,全机械化的第十四师团的出色表现,陆军部就打算以此为模版组建若干机械化师团。但张鼓峰事件之后,纯战车师团的必要性提上日程。但由于海军消耗了大部分钢铁,使得陆军部最初的七个战车师团构想,只批准了一个。如此敷衍,身为陆军大臣的朝香宫鸠彦王如何能忍?正好趁此时机打压海军部,如果能从中获得一些额外配给那就再好不过了。
“你!”面对朝香宫鸠彦王的讥讽,米内光政正欲破口大骂,但一想到对方的身份,也只好按耐下来,眯着眼说道:
“朝香宫阁下!请不要忘记,凡是赌上国运的重大事件,可都是帝国海军造就的,并一举战胜对手。”不错!甲午战争,日俄战争都是海军的荣耀。
日本海陆军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对此裕仁天皇虽也头疼,可却还在极力维持现状,因为他需要海陆军之间相互制衡。
就在海陆军之间准备大打出手时,作为内阁实际掌舵人的首相近卫文麿发话了。
“海军方面确实该有所行动了,若是无动于衷,我担心美国人会得寸进尺。”
近卫文麿说完,两派倒都停止攻讦对方,而是齐刷刷的看向裕仁天皇。
“唿!~”
当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时,他要是再不发言,可就有损威仪了。于是清了清喉咙说道:“米内卿!美国人在向我们示威了,我们也该回敬他们了,要让他们知道大日本帝国海军的实力,也让他们明白帝国的底线!”
天皇如此说将会增加误判风险,近卫文麿立即补充道:“但要把握一个度,千万不可起冲突!”
这一点米内光政当然明白,帝国目前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华战争上面,实在不容节外生枝。